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4 毫秒
41.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能量中心日益远离负荷中心,尤其是水利发电,因此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势在必行。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广泛采用串联或并联补偿技术,提高输电线路的容量和稳定性。在这种运行条件下,电力系统由于参数配合不当,发生自励磁现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通过介绍电力系统自励磁的定义,产生的条件,以及几种典型的分析方法,对自励磁现象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42.
海量数据跨盘存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油勘探行业海量数据过大而单存储设备无法有效存储的问题,提出了海量数据跨盘存储机制.该机制充分利用面向对象的重载和多态技术,通过定义专门的文件类,封装标准函数库中的文件操作接口,提供对单数据体的各种文件操作,使文件跨盘存储通过软件方案得以实现.该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单一存储设备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3.
从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并联侧系统数学模型出发,设计了UPFC并联侧双环控制系统,内环用电流解耦控制器实现dq轴电流解耦,外环用d轴控制直流电容电压,q轴控制节点电压的PI控制方式,同时加入电流前馈控制环节和电流反馈控制环节,提高了系统精度和响应速度。仿真系统采用高电压等级,并使用标幺值方法分析和计算各类控制器的参数,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全膜法( IMT)处理工艺,用两级反渗透(RO)+电去离子(EDI)处理工艺,代替传统的RO+混床处理工艺,在初始投资相近的情况下,由于系统无酸碱消耗,无废水排放,无需再生用水,运行费用显著降低,同时系统占地面积大大下降.IMT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优良,运行稳定,出水电导率小于0.2 μS·cm-1,含硅量小于20μg·L-1,符合电厂锅炉补给水水质要求,综合性能优于RO+混床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5.
国产首台600 MW等级超临界褐煤锅炉采用新型四墙切圆燃烧技术,与传统四角切圆燃烧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抗扰动能力强、火焰刚性强、热态切圆变化较小、防结焦性好等特点。通过空气动力场、锅炉干湿态转换、低氮分级燃烧等各项特项试验总结新型四墙切圆燃烧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新型四墙切圆燃烧各项技术特性,并对锅炉燃烧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后,锅炉NOx排放量明显降低,锅炉热效率明显提高,低负荷燃烧稳定,受热面结焦得到有效控制,环保、经济效益显著,为同类型、同容量等级褐煤锅炉燃烧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华北地区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转换作用与渤海潜山圈闭和储层成因的关系研究较少。基于岩心、镜下薄片和地震等资料,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厘清了渤海湾盆地渤中19-6区中-新生代构造转换特征及其对潜山地层、圈闭和太古宇储层的影响。研究表明,渤中19-6区潜山构造受华北、华南和古太平洋3大板块相互作用,主要经历了前印支期—印支期、印支期—燕山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3次构造转换作用,形成了北西向、北东向、近南北向和东西向4组断裂体系。印支期北西向断层控制了太古宇和古生界整体的圈闭和地层展布规律;燕山期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层使潜山圈闭更加复杂化,喜马拉雅期断陷下沉,潜山整体构造面貌最终定型。多幕次构造运动对太古宇潜山大规模裂缝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印支期的逆冲推覆是太古宇规模性裂缝形成的关键时期,燕山期构造转换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太古宇裂缝储层发育规模,喜马拉雅期构造转换对早期裂缝“再活化”具有显著影响,多期时-空构造转换作用是太古宇发育大规模储层的关键。提出的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作用与潜山圈闭和储层成因的关联机制,为中国东部潜山储层预测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途径,对指导类似盆地内的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正>电站直接空冷技术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设备维护方便运行可靠、节水的特点已经逐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近年来在国内在建/投运的火电项目中,直接空冷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北方缺水地区。冷却元件即翅片管,是空冷系统的核心,直接空冷冷却元件按其换热单元管排特点分为单排管、双排管及多排管。  相似文献   
48.
基于旋转变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旋转变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软件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旋转变压器 数字转换芯片AD2S80A及其相关参数的选择,并设计了它与电机专用芯片DSPTMS320F240的接口电路。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旋转变压器和AD2S80A组成的数字位置检测电路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49.
针对GH3044与GH2747异种高温合金进行了电子束焊焊接,利用外观检测、射线检测、金相分析、拉伸性能等测试方法对GH3044与GH2747异种高温合金焊缝形貌、组织和性能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电子束焊焊接GH3044与GH2747异种高温合金具有很强的优势,真空电子束焊试验件焊缝的强度均高于母材的强度,焊缝区域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GH2747母材的显微硬度,焊缝经X射线、着色探伤等均满足航标Ⅰ级接头要求。  相似文献   
50.
本文结合内蒙古电网特点,介绍了内蒙古全区发电侧电力在线技术监督平台的设计方案。首先,明确提出了内蒙古电力在线技术监督平台的架构设计方案及应遵循相关要求,并对基于源、网、荷综合数据基础上重点开发的功能模块进行介绍;同时,结合平台建设中数据预处理等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具体应用策略以及在未来电力行业的应用;重点分享了在平台定位、功能设计、模块开发、网络架构设计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和经验,以期为电力系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