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篇 |
综合类 | 13篇 |
化学工业 | 14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12篇 |
建筑科学 | 19篇 |
矿业工程 | 15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2篇 |
水利工程 | 8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无线电 | 1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自动化技术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9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基于边坡岩土体劣化破坏机理,提出了一种边坡临界滑移面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边坡岩土体进行多次弹塑性计算与应力分析,将每次计算得到的塑性破坏区内的岩土体强度用劣化后的强度进行替换,逐次劣化,直至塑性破坏区在坡体内贯通,模拟滑移面的渐进发展过程,最终确定边坡的劣化滑移面,并以该滑移面为临界滑移面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选取匀质和非匀质两类边坡算例,运用该方法确定边坡的临界滑移面,并将其与传统的强度折减法进行比较;同时采用矢量分析法分别计算两种滑移面的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劣化滑移面由最初的塑性区逐渐扩展形成,劣化滑移面的确定方法适用于确定匀质和非匀质两类边坡的临界滑移面,其适用条件比传统的强度折减法更广;与强度折减法确定的滑移面相比,劣化滑移面更接近边坡实际的临界滑移面。 相似文献
53.
选取大包庄矿开采范围内所有地质剖面, 建立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 计算一期、二期工程矿体开挖后不充填和全充填2种工况下的地表变形, 通过地表变形值与标准值对比, 圈定2种工况下的地表移动带, 并对数值模拟法与工程类比法圈定的移动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采空区不充填时数值模拟法与工程类比法圈定的范围较接近, 开挖矿体较薄时, 数值模拟法计算的地表移动范围在工程类比法确定的移动范围内;开挖矿体较厚时, 数值模拟法计算的地表移动范围在工程类比法确定的移动范围外。采空区全充填时数值模法与工程类比法圈定的移动带范围差异较大, 充填体限制了围岩变形, 减小了地表移动范围。数值模拟法充分考虑了矿山复杂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 其圈定的移动带能更好地反映实际地表变形。 相似文献
54.
该研究建立了催化荧光分析法测定蔬菜中痕量NO2-的方法。NO2-可以催化中性红的荧光褪色反应,且其含量与褪色反应速率成正比。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均匀试验优化了实验条件,确定了最佳的试剂因素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发波长λex=537 nm和发射波长λem=595 nm,试剂因素组合中性红900μL,溴酸钾1 850μL,硫酸1 050μL时,方法NO2-测定的工作曲线为y=1.58x+0.46,相关系数r=0.999 5,线性范围为0.02~0.11 mmol/L,检出限0.001 2 mmol/L,变异系数为6.5%,平均回收率为100.2%,此法适合于根茎类蔬菜中微量NO2-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超声波对热浸镀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介入对热浸镀锌的镀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功率超声使镀层中不出现脆性的Fe-Zn金属间化合物层,镀层组织致密表面光滑,可显著地提高镀层的粘附性,变形性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59.
60.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南华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地区之一,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是该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之一。在较全面收集和补充实测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最大热解峰温(Tmax)、孢粉色变指数等古温标数据,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呈不均一性,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结合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古构造演化分析、裂变径迹和岩浆岩测年等,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与生烃史,总体上可划分为早期生烃型、早-晚期生烃型和持续生烃型3种生烃热演化类型。上古生界有机质早期主要以深成变质作用为主;岩浆热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是局部热演化异常增高的主要原因;中生代中晚期的区域构造热事件是太康-济源古生界区域性高热演化形成的主控因素。从热演化研究的角度考虑,寻找具备二次生烃和成藏、保存条件的上古生界,是南华北具现实意义的勘探方向,主要分布在中-新生界凹陷的较深部位,如倪丘集凹陷中部、谭庄-沈丘凹陷中部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