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4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8篇 |
综合类 | 37篇 |
化学工业 | 62篇 |
金属工艺 | 56篇 |
机械仪表 | 25篇 |
建筑科学 | 51篇 |
矿业工程 | 36篇 |
能源动力 | 12篇 |
轻工业 | 26篇 |
水利工程 | 17篇 |
石油天然气 | 21篇 |
武器工业 | 11篇 |
无线电 | 5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3篇 |
冶金工业 | 24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113.
某油田注水井P110钢级油管接箍发生纵向开裂。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从裂纹形貌、螺纹特征、理化性能、腐蚀产物及水质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接箍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均符合API Spec 5CT—2018《套管和油管规范》的要求。P110钢级油管接箍是由于所注入的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等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了H2S,从而发生了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14.
从分析测量船对语音通信的需求开始,主要探讨了测量船在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时,如何在应急情况下做好航天员与指挥中心之间的话音通信的保障工作。为实现低速率语音通信,将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ELP)声码器这种全新的语音编解码器引入到测量船话音通信中,并为这一些新技术与原有系统的融合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机制尚不明确、影响因素复杂的问题,在对煤与瓦斯突出的阶段特征和能量耗散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煤岩体应力场分布和突出孔洞特征,建立煤与瓦斯突出三维结构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引入围岩弹性潜能,并根据突出后煤体的堆积状态和断裂表面能,计算得出移动功和破碎功,从而构建突出能量条件模型和突出强度预测模型,并结合突出案例进行验证。同时在突出能量条件模型基础上,采用Morris筛选法对突出影响因素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瓦斯内能是瓦斯突出的最主要能量来源,在突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突出能量条件模型和强度预测模型的分析结果与实际突出案例偏差较小,可作为突出灾害的预测和分析依据;中梁山矿和化处矿的突出案例中,对于突出强度、瓦斯涌出量和突出能量,吨煤瓦斯含量为主导因素,灵敏度最大,其次是瓦斯扩散系数、瓦斯压力和孔隙率,而岩石的相关参数的灵敏度接近0。 相似文献
118.
万古矿区作为湘东北金成矿带上重要的矿床,大小不一的断裂与断层严格控制着矿区各条矿脉的矿体形态和赋存部位。以往对该矿区断裂的研究多集中在北西向的容矿断层,而对该矿区中作为控矿构造的北东向 F8断层研究不足。为进一步探究 F8断层对矿区成矿构造的影响,从井下-380 m中段工程中的不明断层出发,通过几何模型和资料比对等方法,验证该断层为地表F8断层在地下部分的延伸。研究表明,F8断层可能为右行逆断层,并与其周边同北东走向的断层同期形成,共同充当该矿区矿脉形成的控矿构造。上盘牵引褶皱受到断层构造影响,常常能形成节理脉。研究对提高矿区资源储量,提升找矿效率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9.
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减少,小净距隧道施工成为了城市地铁建设的必然选择。为研究砂岩地层深埋平行近接隧道全断面施工过程中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依托重庆富华路站-歇台子站双线平行隧道工程,采用FLAC3D分析了4种小净距工况下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的轮廓变形特征、围岩4个特殊部位的纵向位移及某一监测断面径向位移与开挖步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净距增大,新建隧道非对称“哑铃”状轮廓线逐渐对称化,新建隧道拱底、右侧拱腰纵向位移减小,左侧拱腰纵向位移先增后减,拱顶基本无变化;既有隧道“黄豆”状轮廓线整体向左偏移减小,既有隧道各部位纵向位移均减小。随着新建隧道的开挖,既有隧道与新建隧道监测断面产生径向位移的开挖步范围不同。4种净距工况该工程支护方案均满足洞周的变形要求。 相似文献
120.
流场分布不均常造成采场上覆岩层瓦斯易富集、抽采区域难划分及采空区后方火灾难治理等问题,而上覆岩层在垮落期间的孔隙率分布特征是导致流场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内蒙古某矿的浅埋煤层的地质资料,利用PFC2D(Particle Flow Code)的黏结颗粒模型(Bonded Particle Model,BPM),借助弹性模量(90组试验)、泊松比(90组试验)、抗压强度(80组试验)及抗拉强度(80组试验)与岩体细观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浅埋煤层模型。对其初次来压期间的上覆岩层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及破坏范围进行了研究,记录并分析采场动态推进过程中,顶底板岩层垂直应力的动态演化特征及孔隙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PFC软件能够很好的模拟上覆岩层垮落过程,其结果与已应用成熟的FLAC模拟相符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