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95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8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泥质砂岩地层的总孔隙空间存在着两种含水饱和度,即泥质束缚水饱和度S_(WB)和自由水饱和度S_(WF)。这两种含水饱和度构成了双水法解释泥质砂岩油(气)、水层的概念。在泥质砂岩地层中,电阻率测井信息反映束缚水饱和度与自由水饱和度之和,我们称之为总含水饱和度S_(WT)。石油与天然气储藏在岩石的有效孔隙空间内。用有效空隙空间内的含水饱和度评价油气层,是双水法解释泥质砂岩油(气)、水层的一个突出的优点,也是区别于其他传统测井解释方法的主要标志。双水法是斯仑贝谢公司在七十年代末期用来解释泥质砂岩油(气)、水层的一种新方法。我国引进这一新技术以来,不断地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实践证明,双水法是解释泥质砂岩油(气)、水层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双水法的基本原理、解释模型、数学公式、参数计算,并给出了双水法的应用实例。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的还有原协作单位北京石油勘探指挥部胡杰同志。  相似文献   
192.
民主德国发明了高效连续地制造亚硫酸氢铵溶液的方法,可以连续地、有选择和安全地把二氧化硫气体和氨化合物水溶液,加入带有高湍流逆流滴加和喷淋系统,并装有多孔填料的竖型反应器中,在温度293-298°在温度293-298"K,pH4.8-7.5时进行反应,气体流量为1.6-3.9米丫米"·秒,气液比(重量)为5-30,1,气体停留时间为0.1-1.0秒,气体流速为3 .0—3.5米/秒。  相似文献   
193.
1978年9月,美国菲利浦石油公司访华团介绍了用于现场测井解释的“微型计算机测井分析系统”,这是最近两三年测井数字处理技术发展的一个新动向。本文是根据该公司技术交流提供的资料,并参阅了有关文件,在解剖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供测井、地质,工程人员以及有关领导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4.
日本特许公开介绍:从化工燃料的燃烧时排出烟道气、经洗涤洗净工序,生成亚硫酸钙半水物,把它部分氧化得到亚硫酸钙和硫酸钙二水物的混合物,作为水泥用硬化剂。化工燃料燃烧时、烟道气用含钙悬浮液进行处理脱硫时,生成亚硫酸钙半水物,把  相似文献   
195.
司徒 《数码世界》2006,5(13):53
每个人都具有双重性格.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残酷,很多人的真实性格被现实彻底埋葬了.是网络,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让我们的真实找到了归宿.在网络游戏的迷宫里,我们尽情地发挥我们的真实性情.  相似文献   
196.
首先介绍了三维(3D)图像骨架化相关问题描述与基本概念,接着从原理、实现技术及详细分类等方面综述了常用的三类3D图像骨架化方法,同时从算法的实现难易程度、骨架特性及运算速度等方面对三类方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展望了3D骨架化方法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7.
前期工作中,为解决CSP模型检测不支持一次运行验证多条性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ASP的CSP模型检测框架,但其存在着可描述并发进程形态不完善与可验证并发系统规模受限的问题。构建了全新的并发系统ASP描述体系,其解决了前期工作中前缀描述不允许出现类环状结构的问题,可完整描述各种形态的CSP进程。研究了并发组合进程生成技术,它可使多个进程自动化并发组合,并生成一个满足所有行为特性、具有一致结构特性的新进程,保持了验证框架内进程描述的一致性,有利于并发进程的抽象与验证。实验表明了基于ASP的CSP进程描述与组合进程生成技术的有效性,以及基于该ASP描述体系的系统性质验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8.
缓冲区溢出漏洞是危害最为广泛和严重的安全漏洞之一,彻底消除缓冲区溢出漏洞相当困难.学术界、工业界提出了众多缓冲区溢出漏洞检测技术与工具.面对众多的工具,使用者如何结合自身需求有效地选择工具,进而应用到漏洞的检测与修复、预防与保护、度量与评估等方面,是具体而实际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各异的用户需求与多样的缓冲区溢出检测技术与工具之间建立一张条理清晰、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的映射图谱.站在使用者的立场,在概述缓冲区溢出漏洞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软件生命周期阶段的检测与修复、缓冲区溢出攻击阶段的预防与保护、基于认识与理解途径的度量与评估这3个应用视角,对缓冲区溢出漏洞检测技术与工具进行梳理,一定程度上在用户需求、检测技术与工具之间建立了一张映射图谱.  相似文献   
199.
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向领域的软件系统在广泛使用的同时带来了研究与应用上的新挑战.由于领域应用对安全性、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而符号执行和模糊测试等技术在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已经发展了数十年,许多研究和被发现的缺陷表明了它们的有效性.但是,由于两者的优劣各有不同,将这两者相结合仍是近期热门研究的话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