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5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2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针对某电厂循环水供水系统的特点,运用流体分析软件对系统事故停泵导致泵房前池壅水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综合考察了系统内水锤力与瞬态水量对壅水过渡过程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工况相应的壅水高度值。从仿真结果看,综合考虑瞬态水量的影响后,最大壅水高度增加,且水位波动曲线更加复杂,应综合考虑合理给出保护高度。经计算机仿真计算得出的结论对提高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新疆某砂岩铀矿床矿石的浸出性能,获得不同硫酸浓度条件下矿石的最优浸出条件及参数,对砂岩型铀矿石进行室内不同硫酸浓度(0.2~10g/L)摇瓶浸出对比试验,液固比为5∶1,浸出环境温度为17℃,浸出周期96h,一组添加300mg/L双氧水,另一组不加氧化剂。试验结果表明,未添加氧化剂时,硫酸浓度为8g/L时浸出率最大,酸度增加到10g/L,铀浓度反而下降了5.78mg/L,浸矿在48h便几乎达到了平衡;酸度低于0.4g/L时,浸出5h便出现峰值,继续浸出,浸出率下降。添加氧化剂时,浸出率与硫酸浓度呈正相关,且添加氧化剂后浸出速率加快,但浸出平衡点无明显变化,当酸度低于0.6g/L时,浸出后期出现铀浓度下降,硫酸浓度为8g/L时,浸出率可达97.17%,硫酸浓度增加到10g/L,浸出率并无明显增加。酸法浸出可应用于此铀矿床,且最佳浸出剂硫酸浓度为8g/L。  相似文献   
23.
为探索新疆某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开采工艺参数和浸出过程中的元素迁移规律,在室内开展不同HCO3-浓度梯度(0.6、1、3、5、7g/L)的碱法摇瓶试验,同时对比是否添加氧化剂对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法浸出铀浓度与加入HCO3-浓度正相关,且添加氧化剂时,浸出效果明显更优。HCO3-浓度在0.6~1g/L时,铀浸出效果不明显,HCO3-浓度增加到3g/L时,铀浓度出现增长突变,继续增大HCO3-浓度时,铀浓度虽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综合考虑效益、成本等因素,最佳HCO3-浓度为3g/L,且添加氧化剂更有利于浸出。  相似文献   
24.
实车采集4种典型行驶工况数据,采用随机数法提取并扩充行驶工况识别训练及测试样本,利用多元统计理论对数据进行处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算法来进行行驶工况识别,分析了识别周期及更新周期对行驶工况在线识别精度的影响。将行驶工况识别技术应用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中。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未采用行驶工况识别技术以及采用传统SVM算法进行工况识别的能量管理策略,基于PSO-SVM算法工况识别的能量管理策略使整车燃油经济性分别提高9.836%和4.348%,并且电池荷电状态(SOC)变化相对平稳,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和延长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25.
本文基于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论”,结合我国航天器材料的研制及应用特点,阐述了应用验证技术体系基本原理,并总结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建设要点。该体系通过材料特性表征及应用情况的宏观与微观研究,利用试验验证、专家决策支持、计算仿真、归纳演绎、信息处理等方法,形成了多指标评价、多角度分析、综合评判的材料工程应用质量控制系统,发挥了人机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多学科融合的系统工程优势,为我国航天装备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吴冰  王建良 《微特电机》2022,(12):31-33+42
在风力发电电力系统中,低电压穿越时,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的电流会上升到额定电流的10倍左右,可能会导致发电机某些机械部件的损坏或机械寿命的缩短。很多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都对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时,发电机机械部件的承受能力及是否受损进行研究分析。以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为例,利用Workbench软件,对其转子槽楔的机械结构强度进行静强度分析,以验证转子槽楔结构强度是否满足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要求。该文为电机槽楔静强度仿真分析提供了分析路径和分析方法,为电机的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进行低电压穿越时,电网电压突变以及变流器控制策略的突然变化,可能导致风力发电机转轴等部件机械寿命的缩短,甚至被严重损坏。对双馈风力发电机转轴进行静强度及疲劳校核前,需要进行电机转轴的三维建模,涉及模型网格的划分、初步结果分析及结果优化等重要内容。该建模是电机转轴静强度分析和疲劳校核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8.
吴冰  王建良 《微特电机》2022,(9):33-35+47
对某型号双馈风力发电机转轴进行了静强度及疲劳校核分析。通过静应力分析,明确电机转轴的应力水平和分布状况,找出潜在的危险部位,分析转轴的疲劳强度;通过静强度校核,明确电机转轴在不同载荷工况下的设计裕量和安全系数,验证转轴是否满足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要求;通过疲劳强度校核,给出转轴的疲劳安全系数;对转轴的不同结构工艺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的工艺结构;比较分析不同材料对转轴疲劳强度的影响,找出性价比最优的转轴材料。电机转轴静应力仿真分析流程和疲劳校核仿真分析方法为电机的科学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详细介绍了单片开关电源L296的特点、典型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该开关电源尤其适用于煤矿小型程控交换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