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8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研究多锚点桩加固滑坡地段隧道衬砌的动态响应特性,探讨多锚点桩的优化抗震性能和隧道衬砌的动态损伤演化机制。提出采用消能弹簧作为锚头减震优化装置开展一系列振动台试验,测试得到不同概率水平地震作用下多锚点桩和隧道衬砌的加速度及动应变数据信息。通过对隧道衬砌加速度和动应变时域特性分析,阐明了隧道衬砌的动力响应特征和损伤演化规律。基于多锚点桩峰值加速度(PPA)和隧道衬砌典型测点峰值动应变(PTS)、塑性效应系数(PEC)响应数据,揭示隧道衬砌的动态损伤演化机制。结果表明:(1)在不同幅值的地震波加载作用下,隧道衬砌表现出由局域向全域损伤演化的空间连续效应,隧道衬砌加速度放大系数(MPTA)表现出未优化侧反响突出的分布特征;(2)限于多锚点桩是否优化和地震波加载效应影响,隧道衬砌的损伤部位和损伤模式存在区域性差异,仰拱和拱顶易成为隧道抗震设计的薄弱区;(3)基于PEC变化态势从塑性变形特征角度阐明了隧道衬砌的地震累计损伤灾变演化过程;(4)以消能弹簧作为减震装置的多锚点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桩身地震波能量,但在地震惯性力往复作用过程中易产生相比普通多锚点桩更大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空间小净距交叉隧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开展了相似比为1∶50的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并加载了5种工况水平向El-Centro地震波,通过采集的试验数据对隧道动应变响应进行了分析,并对交叉段及非交叉段围岩的加速度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反应谱理论对其动力特性与地震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上跨隧道的应变峰值均大于下穿隧道,同时上跨隧道的存在及围岩的挤密效应减弱了地震波对于下穿隧道的冲击作用;地震荷载作用下空间交叉隧道的动力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上跨隧道的震害破坏出现时间较早且更为严重;围岩内部各测点的加速度放大效应都沿高程方向表现出显著的峰值特征,非交叉段的加速度响应在靠近上跨隧道拱顶处最为强烈,而交叉段却出现在靠近下穿隧道拱顶处;坡体各测点位移反应谱的幅值随输入地震波幅值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卓越周期也随之增大,即卓越频率逐渐减小;弱震(0.1g)作用下,短周期(0.5~1.5 s)内反应谱曲线具有显著的峰值特征,而强震(0.6g)作用下,长周期(3.0~5.0 s)内反应谱曲线沿高程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