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综合类 | 8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17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轻工业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11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水井压裂方案存在的问题,根据东18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采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和“等效导流能力”方法,进行了多参数下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在储层有效渗透率分别为0.1×10-3,0.3 ×10-3,0.5×10-3和0.8 ×10-3μm2时,水井裂缝长度分别为50.0,37.5,30.0和20.0 m,一类油井分别为80,70,60和50 m,二类油井分别为120,100,90和80 m,三类油井分别为100,90,80和70 m;油、水井裂缝导流能力在20~ 30 μm2·cm.低渗油藏水井裂缝长度应严格控制,以免水窜,要求的导流能力相对较低.模拟井组优化的水井裂缝参数可为榆树林油田水井压裂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周洪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32(2)
为了解决稠油易结蜡、卡泵及高能耗等导致的井筒举升难题,运用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油管电加热降黏举升工艺数学模型,计算出电加热井井筒温度场,给出了电加热井优化设计方法.以A井为例,对电加热系统的加热深度、电加热功率进行了优化,得到A井的最优加热深度为890 m,最优加热功率为29.6 kW,优化后电加热能耗降低了7.5%;采用不同功率分段加热降低井筒举升过程中的能耗,将A井的加热段均匀分为8段,每段长度为111.25 m时,总加热功率为17.40 kW,井筒举升能耗与恒功率电加热系统相比降低了41.22%,从而进一步实现稠油的节能开采. 相似文献
33.
34.
基于LePUS的设计模式CASE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界的热点,在面向对象软件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动化支持设计模式非常必要。为此,以LePUS语言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支持设计模式的CASE工具原型模型,该工具支持设计模式代码框架的自动生成,更重要的是该工具可以通过加入新的设计模式而得以扩展。此外,详细分析了实现中的源程序内部表示、设计模式实例化、动态模板生成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5.
36.
37.
抗干扰设计在鱿鱼钓机控制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系统抗干扰设计的一般准则和鱿鱼钓机控制器的抗干扰措施,并就调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38.
针对核事故应急监测的特殊应用,设计了移动实时数据监测系统,完成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其具体功能包括:多串口数据实时采集、应急监测车的GPS定位与路线记录、基于CDMA 1X网络的无线数据通信、数据库等.通过现场多次测试证明,系统满足核应急监测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涡街信号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ilbert-Huang变换(HHT)的固有模态分解特性,提出了一种涡街信号频率估计的新方法.采用压电传感器进行涡街信号的检测,通过分析信号经过固有模态分解后的时频特性,获得了不同模态所代表的噪声信号成分和实际涡街信号成分.模态中的一部分表示了信号中的噪声,而剩下的部分模态真实反映了信号的频率成分.在仿真的基础上,获得了去除噪声的部分模态瞬时频率与涡街频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HHT的涡街频率估计方法,可以精确估计涡街信号频率并提高涡街流量计的抗干扰能力.该方法计算量小,能够满足涡街流量计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利用锅炉烟气佘热——提升(造纸)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烟气余热处理污泥技术将污泥成功地造粒成松散状颗粒。使热烟气与湿污泥的换热面积增加了几十倍,同时还大大减少了污泥球粒在干化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传热效率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使湿污泥迅速吸热干化。干化后的成品污泥颗粒保持了其原有热值的90%以上,可作为辅助燃料,又能使污泥的干化效率达到理想的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