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8篇 |
综合类 | 45篇 |
化学工业 | 59篇 |
金属工艺 | 17篇 |
机械仪表 | 21篇 |
建筑科学 | 46篇 |
矿业工程 | 18篇 |
能源动力 | 17篇 |
轻工业 | 32篇 |
水利工程 | 21篇 |
石油天然气 | 8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2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 |
冶金工业 | 10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
93.
94.
长期服役的P92钢由于长时间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其组织和性能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研究其性能和组织变化规律,揭示性能变化的内在因素对保证P92钢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服役时间50 000 h的P92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化学成分、光学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常温拉伸、冲击、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服役之后的P92钢母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仍保持较高水平,断后伸长率略微下降。冲击吸收功从140 J降低至20~30 J,冲击韧性下降明显。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析出形态及析出位置,发现大量大尺寸析出相在晶界及亚晶界聚集析出,严重弱化晶界是材料冲击性能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在中性镀镍电解液中,以柠檬酸钠作为镍配位剂,镀液温度控制在45℃,研究了柠檬酸钠含量和阴极电流密度对镍镀层表面形貌、电解液电流效率和阴极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阴极电流密度为0.6A·dm~(-2)、柠檬酸钠质量浓度为120g·L~(-1)时,镀层平整致密且裂纹较少,电流效率最高。糖精作为光亮剂,能较好地减少镍镀层裂纹,当糖精质量浓度为1.8g·L~(-1)时,裂纹彻底消失,但对划痕的消除效果不佳。但过高的糖精质量浓度不利于镀液电流效率,糖精质量浓度为0.6g·L~(-1)时有较好的镀液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96.
97.
98.
为了对锂离子电池更好地进行热管理,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风冷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根据进、出风口位置及方向设计18组电池模组结构,利用CFD软件对18650型单体锂离子电池和电池模组进行不同条件下温度场散热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单体锂离子电池试验和模拟数值变化趋势一致,且相对误差不超过5%;相同模拟工况下,单层电池模组进、出风口同侧布置优于异侧布置,进、出风口横向布置优于竖向布置,双层电池模组进、出风口同侧布置优于异侧布置,进、出风口竖向布置优于横向布置,得出D1为最优模型;D1风道间距为4 mm时,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最大温差和一致性系数分别为305.30,304.29,2.20 K和0.72%,电池模组温度场散热效果及均匀性最佳;当进口风速从0.5 m/s增大到5 m/s时,各项温度指标分别下降12.53,11.36,3.21 K和1%,当进口风速超过3 m/s时,温度场各项温度指标下降缓慢,温度场散热效果不明显。锂离子电池及模组风冷温度场数值模拟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电池热管理系统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9.
以乳苣全草为原料,75%乙醇为溶剂提取乳苣,提取液用不同极性溶剂依次萃取,得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同时测定了各相提取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VC>水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VC>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水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VC>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各萃取物还原能力大小依次为VC>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水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