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用于FPGA配置的抗干扰维持电路,针对基于SRAM的FPGA配置单元易受噪声影响丢失信息的问题,提出了电压不稳定、低压状态下配置信息的抗干扰维持方案.在设计高面积效率配置单元、分析噪声容限的基础上,得出配置单元静态噪声容限随电源电压单调递增的关系,并进一步设计了基准、电荷泵以及电压比较控制电路构成的可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通过模拟计算出半反应势能垒,找到反应过渡态,探索PEM燃料电池的特性.方法 利用分子模拟软件构建可视化的3D模拟环境对PEM燃料电池阴极进行模拟,模拟环境为水溶液的介电常数为78.5,系统压强为0.1 MPa,系统温度为室温.在模拟仿真过程里观察分子反应的同时,计算出反应的反应势能垒,同时找到反应的过渡态.结果 模拟结果得到了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势能垒数值以及过渡态产生的时刻和状态.结论 过渡态总是出现在能量到达极大值之后一段时间,说明反应过渡态一般处于能量较高的状态.模拟结果对于PEM燃料电池阴极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对提高PEM燃料电池的效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3.
从电路角度探讨了查找表(LUT)实现原理,基于双相不交叠时钟,设计实现了一种LUT,能高效地完成移位寄存器与RAM的功能扩展。基于SMIC0.25μmCMOS工艺优化设计了对应的版图,给出了相应的HSPICE仿真结果。此电路结构增强了逻辑块的性能,提高了FPGA的整体效率与灵活性,已被应用于FPGA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用布尔可满足性(SAT)和子集可满足性(sub-SAT)算法解决FPGA的详细布线问题。在布线资源固定的FPGA布线环境中,布尔公式可以证明所给电路的不可布通性,这一点要优于典型的one-net-at-a-time方法。子集可满足性方法把一个有N个约束的"严格的"SAT问题转换成一个新的"松弛的"SAT问题,仅当在原始问题中变量的不可满足个数不超过阈值k(kN)时,这一问题是可满足的。它改进了布尔可满足性,但是却产生了很多额外的变量和子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用伪布尔可满足性(PBS)来消除子集可满足性公式带来的缺点。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把这个方法加入子集可满足性方法中可以减少变量和子句数量,并显著减少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45.
在大伙房水库监测预警平台的开发过程中,为了节约开发时间并优化程序结构、提高运行效率,综合利用C#这种现代语言高效开发的特点和FORTRAN这种古老计算机语言描述工程算法准确、严谨的优势。本文讨论了FORTRAN和C≠≠混合编程的特点,研究了C#与FORTRAN混合编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6.
单晶铜纳米切削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动力学三维模型研究单晶铜纳米切削过程,工件原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工件与刀具原子间相互作用力采用Morse势计算.通过分析切削过程中瞬间原子图像、切削力、单位切削力和轴向切削力与切向切削力比值。发现在整个切削过程中有位错产生,在加工表面发生弹性恢复,但未发生切屑体积的改变,切屑以原子团方式去除,单位切削力和轴向切削力与切向切削力的比值比传统切削时大得多.单晶铜纳米切削过程是位错在晶体中运动产生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47.
纳米工程中大规模分子动力学仿真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借助分子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纳米工程领域中的单晶材料纳米压痕、拉伸、切削和磨削,非晶材料的纳米压痕和多晶材料的塑性变形等方面.介绍提高单机仿真规模的Verlet列表法、Cell Linked链表法、网格邻近列表链表法和列表势等串行算法,还描述原子分解法、作用力分解法和空间区域分解法等通过增加CPU的数量使仿真规模得到大大提高的并行算法.同时,从串行算法和并行算法两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综述.最后,指出目前的分子动力学仿真规模还不足以满足需求,仿真算法还需本质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48.
利用可在线优化的模糊控制器进行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利用模糊RBF网络根据专家经验建立初始模糊控制器,在模糊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上叠加正态分布的随机扰动,根据控制效果自适应地构造和调整模糊规则。根据控制效果记录器的结果决定是否叠加扰动,以削弱功率震荡现象。该方法可以减轻对模糊控制器相关参数进行离线调整的工作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光伏MPPT控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曝气生物滤池同步除铁锰和氨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双层陶粒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以受氨氮污染的原生铁锰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模拟微污染地下水中铁、锰和氨氮的去除,分析了滤速变化对滤池中铁、锰和氨氮同步去除的影响及铁、锰和氨氮浓度沿滤层深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当滤速突然增加时,滤池经过2~3 d的培养后,出水铁、锰和氨氮均可达标;当滤速由0.74 m·h-1逐渐增加到3 m·h-1时,水中铁与氨氮的浓度一般都在滤层深度0.75 m处即可达标,但锰浓度达标的滤层深度却由0.75 m增加到1.60 m。  相似文献   
50.
通过向含铁水中投加二氧化氯和混凝剂,考察了二氧化氯对水中铁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投加量、原水pH、预氧化时间和混凝剂投加量对铁的去除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当原水Fe2+浓度为5 mg/L时,二氧化氯最佳投加量为5 mg/L,最佳氧化时间为10 min,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 mg/L,最佳pH值为7~9,对铁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9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