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22篇 |
免费 | 385篇 |
国内免费 | 17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00篇 |
综合类 | 359篇 |
化学工业 | 794篇 |
金属工艺 | 286篇 |
机械仪表 | 352篇 |
建筑科学 | 520篇 |
矿业工程 | 509篇 |
能源动力 | 128篇 |
轻工业 | 592篇 |
水利工程 | 298篇 |
石油天然气 | 327篇 |
武器工业 | 81篇 |
无线电 | 62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63篇 |
冶金工业 | 328篇 |
原子能技术 | 101篇 |
自动化技术 | 6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17篇 |
2023年 | 217篇 |
2022年 | 198篇 |
2021年 | 253篇 |
2020年 | 222篇 |
2019年 | 236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104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147篇 |
2014年 | 367篇 |
2013年 | 284篇 |
2012年 | 293篇 |
2011年 | 324篇 |
2010年 | 311篇 |
2009年 | 272篇 |
2008年 | 242篇 |
2007年 | 258篇 |
2006年 | 199篇 |
2005年 | 216篇 |
2004年 | 196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167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158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110篇 |
1997年 | 120篇 |
1996年 | 117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90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86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3.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5种不同变形速率对5 m球形瓜瓣拉形成形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了零件应力及壁厚分布与变形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验证,得到真实拉形条件下变形速率对5 m瓜瓣的成形精度、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速率提高对产品的表面质量及型面精度无明显影响。变形速率小于0.3~0.4 mm·s-1时,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出现波动,下降趋势不明显。变形速率大于0.3~0.4 mm·s-1时,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拉形钳口处出现断裂征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采用平台范围内的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在面对有色行业整体疲软的市场背景,各金属冶炼企业积极开展转型升级,不断开发研究新的产品,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效益,争取扭亏为盈。主要服务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开展了铝锌合金分析方法的研究,传统分析方法主要使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分光光度分析法等单元素分析方法,分析流程长,使用试剂复杂,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与材料支持。根据ICP-AES可以多种元素同时测量的优势,确定了铝锌合金中痕量组分Si、La、Ce、Mn分析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成功后与昆明冶金研究院结果比对吻合,铝锌合金分析方法已应用于生产,外销产品质量合格,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出具结果。 相似文献
25.
以炭纤维无纬布/网胎针刺整体毡为增强体,先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CVI)沉积热解炭制备C/C多孔体,之后使用CVI沉积Si C和压力熔渗Cu制备C/C-SiC-Cu复合材料。研究C/C多孔体密度和Si C含量(体积分数φ,下同)对C/C-SiC-Cu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C多孔体密度和Si C含量增加,热解炭和Si C在炭纤维周围形成具有较高结合强度的界面,二者的增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C/C-SiC-Cu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显著增加。弯曲断裂时,热解炭和SiC基体对炭纤维的拔出有抑制作用,C/C-SiC-Cu复合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呈起伏台阶式下降,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26.
27.
以陕西横山采油厂白狼城集输站滑坡治理工程为例,分析论证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通过滑体的空间形态、滑坡变形特征及其危害、滑坡变形破坏及形成机理分析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治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工程地质、水... 相似文献
28.
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全地域不停电作业的开展已刻不容缓,为了适应不同地形下的配电带电作业环境,对比分析常见带电作业绝缘平台的优缺点,设计一个复杂地形全方位模块化速装绝缘塔平台。该装置包含塔主体、抱箍装置、辅助平台和工作平台,采用模块化塔段、倒装式或旋转式安装、依托混凝土电杆固定的设计,实现快拆快装、多用途和重载荷三大主要功能要求,适应复杂多变地形下的10 kV架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环境,解决常用绝缘平台在农村地区存在安装连接困难、对地面平整度要求高、应用场景小等难题。 相似文献
29.
30.
根据浙江省《大中型水闸运行管理规程》的要求,水闸管理单位按照水闸启闭放水预警方案进行预警工作,放水预警作为闸门启闭机控制前安全保障的关键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放水预警粗放式的管理无法满足各类闸站启闭的预警流程及时限要求。以浙江省某平原地区水闸为例,设计一套基于闸门自动化控制的放水预警控制系统,实现一键启动放水预警方案要求的预警警报、启闸警报、闭闸警报和紧急启闭警报,并根据不同的时长及间隔要求,满足水闸启闭前不同预警要求的警示效果,以契合放水预警方案的流程化及标准化,保护水利设施设备安全和沿岸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