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渤中34-2/4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后存在的非均质性加剧和注入水低效循环问题,须采取调剖措施来改 善水驱开发效果。以渤中34-2/4储层特征为模拟对象,测试了酚醛凝胶调剖剂的成胶时间和成胶黏度,采用环 氧树脂浇筑岩心和层内非均质岩心实验开展了酚醛凝胶调剖剂封堵及液流转向效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化 剂间苯二酚和助剂碳酸氢铵可增加酚醛凝胶调剖剂的反应速率和凝胶强度,可通过向聚合物SD-201酚醛凝胶 调剖剂中添加固化剂,向乳液聚合物DW-R酚醛凝胶调剖剂中添加固化剂和助剂来提高凝胶强度。与聚合物 DW-R酚醛凝胶相比,聚合物SD-201酚醛凝胶在多孔介质内封堵效果和液流转向效果较好,当均质岩心渗透率 Kg=300×10-3 ~5400×10-3 μm2时,封堵率为 99.65%~96.94%,当非均质岩心渗透率为 300×10-3/900×10-3/2000× 10-3μm2时,调剖后采收率增幅达到19.10%。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渤海油田高速高效开发的技术需求,利用生物显微镜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分散调驱体系的膨胀性能和注入性能,以及注入速率对分散调驱体系运移性能和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渤海B油藏环境下,超分子型分散调驱体系初始粒径为3.9μm,水化膨化192 h后粒径膨胀了3.41倍,具有良好的水化膨胀效果。在注入过程中部分超分子型分散调驱体系会在岩心端面滞留产生端面效应,导致岩心渗透率降低。注入速率增加会使分散调驱体系更多地进入岩心内部,从而有利于调驱体系的深部运移和封堵。但对于非均质油藏,注入速率过高会导致部分分散调驱体系进入低渗层,造成低渗层的吸液压差降低,最终采收率降低。超分子型分散调驱体系与水交替注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以实测洪峰流量估算Copula函数参数,建立联合概率分布模型计算连锦河和锦河洪水遭遇的概率。首先,建立4种最常见的Copula函数,并用Q-Q图及优度评价准则评价拟合效果,选择效果最佳的Frank函数进行洪水遭遇分析。结果表明,锦河与连锦河同时发生同一量级的洪水概率很小,锦河与连锦河同时发生20年一遇洪水的概率不大于0.61%,锦河10年一遇的大洪水遭遇连锦河20年一遇的洪水的概率高达23.01%。最后运用MIKE11模型计算该工况下锦河与连锦河的洪水水面线,其洪水遭遇概率的研究与水面线的计算成果对该市防洪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现有的控制方法跟踪控制过程失败,不同节点控制后的功率超过3600 W,因此研究新能源接入下光伏逆变器快速功率控制方法。通过建立逆变器阵列优化数学模型,添加对应的约束条件。根据逆变器的工作周期,确定开关的占空比,通过划定不同功率等级能获得电路功率的损耗情况。运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逆变器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控制,改变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通过搜索全局区域调整后可得到最优解。使用修正PI控制器进行模糊实时调节,将电流解耦,将新能源输入的有功功率进行分配输出从而完成对功率的快速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过程中能最终收敛于光伏阵列的全局最大功率点,能准确对结果进行跟踪控制,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经过不同节点控制后的功率始终稳定在3500~3600 W之间,结果符合预期,有效地解决了电压较高的缺陷,实现了光伏逆变器快速功率控制。  相似文献   
15.
肖丽华  薛宝庆  吕鹏  宋鑫  夏欢 《油田化学》2022,39(4):699-710
为了提高渤海S油田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效果,先采用苯乙烯和马来酸酐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苯乙烯-马来 酸酐共聚物(SMA),然后与1.0 代聚酰胺-胺(1.0G PAMAM)进行酰胺化接枝反应,得到以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 聚物为主链、以1.0G PAMAM 为侧链的多支化水溶性破乳剂TS-Z806。考察了该破乳剂在不同温度(50~ 90 ℃)下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效果,并与聚醚类破乳剂JM-01 的破乳效果进行对比,采用该破乳剂首次在渤海 油田进行现场应用。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大于70 ℃后,聚醚类破乳剂JM-01 对原油乳状液的脱水率 明显降低,脱水水质变差,故破乳效果变差;而非聚醚类破乳剂TS-Z806 在高温下对原油乳状液仍表现出良好的 破乳效果。破乳剂TS-Z806 在处理渤海S油田原油综合管汇处含聚合物采出液时,表现出了优异的破乳性能,能 够明显改善脱出水的水质,破乳后上层油乳化层较低,脱水后乳化层减少约69%。该破乳剂可实现对含聚合物 采出液的高效处理,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球轴承雷诺方程求解困难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 PDE的数值求解方法.该方法将气体润滑三维球面展成二维矩形平面,再将球面轴承的Reynolds方程变换成标准的椭圆型偏微分方程形式,进而以MATLAB PDE工具箱为求解器,编制迭代计算程序,从而实现气体轴承静态性能的高精度计算.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计算可压缩流体的润滑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夏欢  卢滇楠  戈钧  吴建中  刘铮 《化工学报》2021,72(12):6086-6092
将酶负载于载体上可以提高工业应用中酶的稳定性并便于重复使用。纳米材料的发展为固定化酶提供了新的契机,利用纳米材料固定化酶有望进一步提高酶在工业环境中的催化性能、拓展固定化酶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关注近年来在纳米结构酶催化剂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本研究组以无机晶体、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石墨烯和功能高分子等为载体进行酶固定化以及酶催化过程多尺度分子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纳米结构酶催化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因海上油田具有渗透率较高且大孔道发育的特点,常规封堵剂难以满足其优势通道封堵技术经济要求。为解决该问题并能对渤海油藏高渗透层进行有效封堵,以渤海油藏储层特征及流体性质为基础,以化学分析、物理模拟、仪器检测为技术手段,以油藏工程和无机化学为理论指导,在油藏温度条件下开展了封堵剂组成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封堵剂固化时间、酸溶性和抗压强度等方面考虑,推荐固化剂为NaOH,增粘剂为无机增粘剂,缓凝剂为复合缓凝剂。在固化剂、增粘剂、缓凝剂和主剂等组分中,缓凝剂对封堵剂固化时间影响较明显。缓凝剂质量分数为0.1%~0.5%时,固化时间为5.5~480 h且可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前,河口地区水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盐水入侵、河口水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概述了河口水资源特点,从盐水入侵、人类活动对河口水资源不利影响、河口健康评价及河口治理管理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河口水资源的近期研究进展,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关注河口健康,需要结合河口水资源特点和河口地区经济社会需求加强研究,以支撑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了三元复合体系对石英砂和耐碱树脂砂充填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结果表明,与弱碱相比较,强碱对石英砂溶蚀作用较强,颗粒破碎率较高,填砂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幅度较大。与石英砂相比较,碱型对耐碱树脂砂溶蚀作用程度差异较小,对耐碱树脂砂填砂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程度差异不大。随闭合压力增加,石英砂和耐碱树脂砂充填裂缝导流能力下降,但降低幅度逐渐减小。与石英砂相比较,闭合压力对耐碱树脂砂充填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程度较小,裂缝导流能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