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综合类 | 11篇 |
化学工业 | 15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27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2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6篇 |
无线电 | 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进一步改善海上油田分层注水开发效果,对现有分层配注方法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随后针对渤海SZ36-1油田典型地质油藏特征和流体物性,采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理论模型,以累积增油量或采收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配注方法在不同分注时机条件下的油藏适应性以及分注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分层注水要根据现场数据资料充裕程度和各方法油藏适应性来合理选择配注方法。在低含水时期,推荐使用剩余油法、厚度法以及存水率法;在中高含水时期,推荐使用剩余油法和存水率法;在特高含水期,推荐使用存水率法或欠注法;而地层系数法不推荐使用。对于排状注采井网,分注率愈高,增油效果愈好,推荐分注率范围为大于60%;水井分注配注误差应控制在10%以内、分注合格率应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72.
针对胶结疏松易形成大孔道的高温高矿化度油田,以渤海油藏储层和流体为研究对象,用增黏剂蒙脱土、交联剂氢氧化钠、缓凝剂柠檬酸和主剂粉煤灰等制得无机地质聚合物凝胶堵剂,研究了堵剂的成胶速度及影响因素、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效果、液流转向效果以及封堵后的调驱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主剂与交联剂浓度和温度的增加,无机地质聚合物凝胶成胶速度增大。配液水矿化度对无机地质聚合物凝胶成胶效果基本无影响,配液水中较高浓度的碳酸根和碳酸氢根会延长聚合物胶液的交联时间。当岩心水测渗透率大于18800×10-3μm2时,无机地质聚合物凝胶对岩心的封堵率随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封堵率均大于90%。无机地质聚合物凝胶的耐冲刷能力和液流转向效果较好,可对高渗透层大孔道有效封堵,提高低渗岩心分流率。对于大孔道或特高渗透条带,封堵长度越大,增油降水效果越好。无机地质聚合物凝胶的封堵效果好于常规的聚合物凝胶和淀粉胶,可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田大孔道的封堵。图5表5参19 相似文献
73.
依据渤海SZ36–1油田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通过建立排状注采井网地质模型,利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开展了笼统注采、水井单独分注和分注+分采三种注采方式下的增油效果,以及影响分注+分采增油效果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分注分采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各层注入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采收率,但过早或过晚实施分采均会减弱增油效果,排状注采井网的最佳分采时机为含水90%,最优分注率为33%;随井排距比增大,采收率增幅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合理井排距比为1.25;对平面非均质性强的油藏,实施分注分采可调整平面矛盾,改善驱替前缘呈矩形推进,从而提升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74.
与陆上油田相比,渤海油田在储层地质特征、注采参数和完井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解决渤海油田注入液窜流技术难题,以渤海油田储层和流体为实验平台,开展封堵剂组成筛选和性能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封堵剂是由主剂与增粘剂、固化剂和缓凝剂等组成的灰黑色致密固体,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较低的渗透性,是一种大尺寸优势通道封堵材料。封堵剂溶剂水总矿化度与固化时间相关性不大,但溶剂水中的CO_3~(2-)和HCO_3~-有益于延缓固化时间。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主剂质量分数不低于30%,缓凝剂质量分数为0.05%~0.1%。通过调节缓凝剂用量,可以满足矿场施工时间要求。当封堵剂组成为质量分数为5%的增粘剂+质量分数为0.15%的固化剂+质量分数为0.1%的缓凝剂+质量分数为30%的主剂时,其固化时间约为20 h。 相似文献
75.
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是渤海油田目前亟需突破的问题。采用倒置生物显微镜以及岩心驱替实验对3种聚合
物微球进行了性能评价,并在渤海B油田开展了微球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渤海油藏环境(温度65 ℃、矿化度
8.9 g/L)下,与SMG和COSL微球相比,NWKY微球(主要成分为带有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疏水单体等基团
的交联聚合物)在模拟水中缓慢膨胀7 d的粒径从1.98 μm增至18.14 μm,水化膨胀效果较好(膨胀倍数最大);在
高矿化度水和低矿化度水中的粒径和膨胀倍数接近,耐盐性良好。在95 ℃下,NWKY微球仍具有良好的缓膨效
果,耐温性能良好。NWKY微球适应的储层渗透率为200×10-3~1500×10-3μm2,满足油田需求。NWKY微球在
渤海B油田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递减增油7432 m3。 相似文献
76.
77.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 Workbench 14.5平台的多孔质静压轴承径向特性数值模拟方法。首先采用FLUENT模块完成多孔介质和气膜间隙区域的流场分析,得到流体域的压力分布;然后利用Static Structure模块将流体域的计算结果耦合到主轴转子上进行静力分析,得到主轴转子的应变,并且对主轴转子的强度进行了校核;接着对主轴转子表面分布的应力进行积分,得到多孔质静压轴承的承载力,进而通过逐差法得到径向刚度;最后确定了多孔质静压轴承在不同承载条件下获得最佳刚度的气膜间隙范围。 相似文献
78.
为了经济合理开发边底水油藏,认识水侵规律,研究剩余油分布情况,为水侵治理和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根据渤海油田实际地质特征和流体物性建立理论地质模型,研究了底水、边水和注入水等不同水侵方式和布井方式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水侵方式下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底水油藏,可增加避水高度来延缓底水锥进,延长油井无水采油期,但在均质油藏中避水高度对水平井出水位置基本无影响;对于边水油藏,水平井水平段与边水间夹角越大,水平井见水时间越早,见水位置出现在水平井近边水端;对于注水开发油藏,随两水平井间夹角增大,油井见水时间提前.同时,针对不同水侵方式给出了开采剩余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9.
针对渤海水驱油田储层动态变化导致的常规调堵体系应用效果逐轮次变差,调驱增产难度逐年增大等难题,研发了一种新型自组装微球调驱体系.通过阴、阳离子静电作用形成的自组装聚集体,剪切后可自修复、再胶结,自适应匹配油藏孔喉结构特征,改变聚合物微球以单一架桥和单一弹性封堵的调驱作用机制.以静电力控制的自组装聚集体,提高了体系在强水... 相似文献
80.
渤海B油田具有高孔高渗的储集物性特征,窜流优势通道明显。该油田前期开展了2井次分散型调驱体系调驱试验,增油降水效果明显。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散型调驱体系液流转向效果,以目标油藏地质及油水特征为参考,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开展了分散型调驱体系注入、运移和封堵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并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方面对3种分散型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种分散型调驱体系中,"纳米型"注入和运移能力较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超分子型"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封堵率较大。随注入速度增大,分散型调驱体系传输运移能力增强;采出液中颗粒数目增多,粒径增大。对于"超分子型"和"核壳型"分散型调驱体系,随分散型调驱体系浓度或水化时间增加,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封堵率增加;颗粒缓膨效果与注入时机关系不大。分散型调驱体系在岩心注入端面滞留引起注入压力"虚高",严重时会造成注入能力下降甚至注入困难,建议矿场施工时采取分散型调驱体系与水交替注入方式来减小端面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