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7篇
无线电   17篇
自动化技术   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对超细长螺杆转子进行精确测量,进而实现螺杆机械加工误差补偿,是提高螺杆转子加工精度的有效手段。针对超细长螺杆转子检测的难题,提出了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在机测量的方法。利用螺杆加工铣床为实验平台,构建了在机测量硬件系统,结合自行开发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实现了对螺杆转子曲面廓形的精密自动化测量。通过在机测量与三坐标测量结果的对比,测量精度满足技术要求,为后续加工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2.
基于红外光谱分析热处理对牛乳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乳蛋白及其酰胺Ⅰ带进行解析,进一步用红外解谱法对其二级结构进行表征。以原料乳为对照,研究65℃/30 min(低温长时巴氏杀菌)、80℃/15 s(高温短时巴氏杀菌)、95℃/5 min(酸乳热处理)、137℃/5 s(超高温灭菌)等不同热处理条件对乳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会导致乳蛋白间发生相互作用,乳蛋白原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分子内氢键被破坏。不同热处理程度的乳蛋白酰胺Ⅰ带均向低波数方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红移,表明乳蛋白变性过程中疏水氨基酸残基暴露形成分子间氢键。同时热处理后乳蛋白各二级结构比例发生明显改变。α-螺旋含量显著降低(P0.05),无规卷曲含量显著升高(P0.05),β-转角及β-折叠含量在加热过程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变化趋势,表明热处理程度增强导致部分有序结构向无规卷曲结构转化,蛋白质热变性后会发生热聚集现象,且β-折叠、β-转角结构在热聚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集成测试是软件测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针对在集成测试中如何对系统中的类合理排序的问题, 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生成类集成测试序列的方法, 然而他们大多没有将测试桩复杂度作为评估测试代价的指标.针对该问题, 提出面向类集成测试序列生成的强化学习研究方法, 以总体测试桩复杂度为评价测试代价的指标, 生成测试代价尽可能低...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转谷氨酰胺酶(TG)对乳清浓缩蛋白(WPC)-纳米微晶纤维素(NCC)复合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WPC和NCC为原料,利用TG酶处理对WPC-NCC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屏障性能进行优化,并探究TG酶的交联作用对乳清蛋白分子二级结构和复合膜成膜微观结构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在TG酶的添加量达到12 U/g蛋白时,WPC-NCC复合膜的抗拉强度达到2.25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86.75%,水蒸气透过率为4.40×10-12 gmPa-1s-1m-2,有效改善了WPC-NCC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性和水蒸气屏障性能。经过TG酶的处理,乳清蛋白结构向稳定有序的方向转变,减少了复合膜的孔洞数量和孔径,使成膜表面结构更加致密,促进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水蒸气屏障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75.
肖洋  姜淑娟 《计算机工程》2007,33(4):193-195
语法分析中的错误恢复是现代编译器中智能感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错误恢复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智能感知功能的性能。在分析LR语法分析中LR分析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LR分析表中的Goto表项进行改造来进行语法错误的诊断和恢复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LR分析表中的空闲表项,在不增加空间需求的情况下,提高了语法错误的诊断和恢复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76.
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食品安全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食品分析》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基于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特色学科和一流课程建设,课程团队对《食品分析》课程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重新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探索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了多元化过程性课程考核体系和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并持续进行改进。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法和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贯穿以考促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潜能,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高。为食品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7.
以乳清浓缩蛋白(WPC)为基料,通过添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添加量为蛋白质量的5%~25%)和转谷氨酰胺酶(TG酶)对膜的性能进行改良,研究HPMC的添加量和转谷氨酰胺酶的交联作用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PMC能显著提高蛋白膜的抗拉强度,降低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p<0.05),TG酶能有效改善乳清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柔韧性。当HPMC的添加量为乳清蛋白的20%时,复合膜的抗拉强度较好,表观光滑平整。制备WPC-HPMC复合膜进行奶茶粉、方便面调料包、油包,苏打饼干的初步包装实验,研究了包装产品在储藏12 d期间质量变化情况。结论:乳清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膜具有一定包装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揭示热处理和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ase)共同作用对凝固型酸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条件热处理(70℃ 15 min、80℃ 15 min、90℃ 15 min、95℃ 5 min)的牛乳为原料,在发酵的同时添加不同浓度(0、5、10 U)TG酶,制得凝固型酸乳,并对其总体颜色变化值(ΔE)、持水性、硬度、pH和感官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由70℃升高到95℃会使酸乳(0 U,TGase)的ΔE升高18.86%,持水率升高12.39%,硬度升高7.48%,储存24 h和21 d时的pH分别降低0.19和0.13,并获得更浓郁的乳香。TG酶处理可以改善酸乳的稠度、口感、组织结构等感官特性,明显提高酸乳的持水率,降低色差和减缓后酸化速率,其作用效果随着TG酶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95℃下热处理5 min,添加10 U TG酶的酸乳拥有更好的品质特性,其色差较相同温度未加入TG酶的酸乳降低8.11%,持水率升高5.56%,储存24 h和21 d时的pH分别降低0.08和0.38,硬度也提升了23.30%。研究表明热处理和TG酶对提高酸乳的品质并改善酸乳的凝胶结构起协同作用,95℃热处理5 min,加入10 U TG酶可能是生产凝固型酸乳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9.
以一株从西藏雪莲中分离的产胞外多糖的嗜热链球菌(多糖产量343 mg/L)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和亚硝酸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诱变研究。用薄层色谱和苯酚硫酸法进行筛选,获得一株产糖能力较高的突变菌株(多糖产量459 mg/L),其多糖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3.8%,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0.
以乳清蛋白(WPC)为基质,研究不同成膜方法对乳清蛋白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应用特性。结果表明,物理法的最佳成膜工艺条件为pH 8.0,超声功率240 W,90℃热处理;化学法的条件为添加增塑剂甘油4.0%、还原剂L-半胱氨酸0.10%和交联剂阿魏酸0.20%;酶法的条件为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加酶量20 U/g蛋白,50℃酶解90 min。在最佳成膜工艺条件下,乳清蛋白膜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均显著提高。综合评价圣女果失重率、抗坏血酸含量和感官评定等指标,乳清蛋白膜对圣女果的涂膜保藏效果依次为:酶法>化学法>物理法,且3种方法均优于不涂膜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