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6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前企业广泛使用的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应用于产品的设计数据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工作流控制工具,难以和项目的开发体系进行系统集成。分析和创建了研发项目阶段决策对象的计算机模型,并结合PDM的数据架构,将模型分层次实现,同时将PDM中的任务和流程模块进行优化和扩展,初步实现了研发项目的最关键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32.

基于熵的最优化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企业危机预警模型.首先利用最小判别熵选取企业危机预警特征值;然后提出一种新的聚类算法---极大熵聚类算法,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类,判断企业的危机状态.该算法是硬C-均值算法的发展和推广.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为企业危机预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3.
本文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传感器;Z-元件”(参见《电子产品世界》1995年6月第42页)一文之后,简略介绍这种高品质传感器的生产工艺,详细列出Z-元件的技术指标及使用环境条件,最后提供目前Z-元件的生产与应用现状,期望引起半导体生产及应用界人士的关注与兴趣,共同研究开发应用这一奇特的新型传感器.一、前言在上次的Z-元件文章中我们提到,  相似文献   
34.
在印刷过程中,印张起褶是造成废品和纸张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这样的故障在一些中、小型印刷厂尤为严重,操作人员对此也非常头疼.那么,怎样才能及时有效地排除故障,节约纸张呢?首先,我们应对印张的起褶故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解其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5.
评估甲基硫菌灵在黄花菜中的安全使用,建立黄花菜中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多菌灵的检测方法,并对黄花菜中的残留量进行膳食摄入评估。黄花菜中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多菌灵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 PSA)净化,离心后上清液过滤膜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仪器检出限为1×10-3 ng,定量限为0.01 mg/kg。甲基硫菌灵在黄花菜(鲜)和黄花菜(干)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105%和101%-105%;多菌灵在黄花菜(鲜)和黄花菜(干)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96%和93%-99%。2020年在湖南省和江苏省两地甲基硫菌灵在黄花菜(鲜)和黄花菜(干)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85 d、0.97 d和0.40 d、1.65 d;多菌灵在黄花菜(鲜)和黄花菜(干)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2 d、1.88 d和1.66 d、1.88 d;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及采收间隔期,甲基硫菌灵在黄花菜(鲜)和黄花菜(干)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1-0.33 mg/kg和<0.01-1.51 mg/kg;多菌灵在黄花菜(鲜)和黄花菜(干)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1-2.72 mg/kg和0.052-2.99 mg/kg。按试验设计方案进行施药,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之和,以多菌灵表示)的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1.19 mg,占允许日摄入量的63.1%,认为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造成不可接受风险。  相似文献   
36.
连续重叠式输纸机输纸步距对印刷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星 《今日印刷》2004,(6):88-89
众所周知:现代印刷机的发展趋向之一是从低速向高速发展。无论是单张纸印刷机,还是卷筒纸印刷机,都是如此。如60年代生产的J2101最高时速仅为2500张/小时,而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产机的印刷速度就提高到了8000~9000张/小时。目前,国产PZ4880-01型时速已达到11000张/小时,德国印刷机最高时速己达到  相似文献   
37.
原位反应法制备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阵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定向碳纳米管阵列为工作电极,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填充纳米铜颗粒的碳纳米管阵列,研究不同电沉积参数对碳纳米管填充铜纳米颗粒的影响规律;采用气-固原位反应法获得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含能阵列。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阵列及其前驱体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其热性能。结果表明:当沉积电流为1 mA和10 mA,可获得填充效果理想的填充有纳米铜的碳纳米管阵列;气固原位反应过程中碳纳米管阵列不与叠氮酸发生反应。在热板点火作用下填充叠氮化铜的碳纳米管阵列可靠起爆。采用兰利法获得其50%电发火能量为3.09 mJ。  相似文献   
38.
对基于热氧化法的CuO纳米线阵列的生长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热氧化温度、时间、镀膜工艺和热退火等因素对纳米线生长的影响,得到了适合CuO纳米线生长的最佳条件,并推测了可能的生长规律和生长机理。此外,将PVD技术和硅基平面工艺相结合制备了Al/CuO纳米线含能阵列,并进行了表征和点火测试。  相似文献   
39.
40.
回采顺序的合理选择有助于地下金属矿山控制地压活动、改善回采条件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新城金矿V#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回采,采场垂直矿体走向布置并按照"隔一采一"顺序分为一步回采和二步回采,这种回采顺序导致二步采场两侧均为充填体支撑,顶板条件较差。本研究以新城金矿V#矿体-680 m中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原有的"隔一采一"回采顺序提出"踏步式回采"方案,通过FLAC3D软件模拟分析、比较2种方案对采场岩体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论采用"隔一采一"还是"踏步式回采"方案,在两侧为充填体支撑的情况下,中间矿体的回采条件均较差,但相比而言,"踏步式回采"在控制顶板变形、避免产生大范围塑性区方面优于"隔一采一"方案。本研究成果对类似矿山的矿体回采设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