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综合类   13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41篇
自动化技术   5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提出了一种利用W90K系列芯片实现H.324终端的方法,分析了系统的主要模块的功能,并描述了系统软硬件关系。  相似文献   
72.
文章提出了利用W 90K系列芯片实现基于H .32 4协议的会议电视终端的方案。在介绍了H .32 4协议的基本结构后 ,分析了本方案系统的主要模块的功能 ,并描述了系统软硬件关系。  相似文献   
73.
为了提高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将混沌理论和在线LS-SVM回归技术应用于网络流量预测。采用相空间重构理论计算流量的时延τ、嵌入维数m,据此确定训练样本对并建立在线预测模型,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进行流量预测,相对于传统的离线预测方式,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4.
针对现有可用带宽测量技术在突发背景流及多跳链路下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高精度可用带宽测量算法FPU-ABM(Five-Packet-Unit for Available Bandwidth Measurement);该算法采用五包结构构成探测单元,结合TTL值设置,分别测量瓶颈链路前后的探测包间隔,提高了在多跳链路下带宽测量精度;算法根据反馈包的间隔自适应地调整探测速率,加快了测量速度且减小了探测流对网络的入侵度,增强了算法的适应性;仿真表明,在多跳链路下TFP-ABM算法的测量精度可达到10%以内,相比现有算法,TFP-ABM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网络拥塞控制系统中由于网络大时滞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该算法将Smith预估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利用Smith预估器补偿网络时滞,同时运用模糊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Smith预估器对模型结构与参数的精确性过于敏感、鲁棒性差的缺点,使主动队列管理算法控制性能有明显提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时滞的网络环境下能很好地将路由器队列长度收敛于期望值,并能适应突发流和非弹性业务流的干扰,适用于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6.
为优化IP网络可生存性评估方法,对可生存性模型中故障模型的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介绍网络可生存性评估框架,对IP网络故障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分析了故障的特征,故障对IP网络可生存性的影响以及故障的分类情况,在了解了IP网络故障特性的基础之上,给出单链路故障、路由器相关故障及光纤相关故障三种故障状态集的数学表示,并给出两种故障模型的构建方法,分别为已知每种故障占全部故障的百分比和已知每种故障发生时间间隔的统计分布情况下的故障模型构建方法,最后对两种故障模型构建方法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得出两种故障模型构建方法可对实际故障状态进行较精确模拟的结论.  相似文献   
77.
周莉  孟相如  刘波  麻海圆 《计算机工程》2009,35(22):114-116
针对端到端组播拥塞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路由器辅助的组播拥塞控制算法FLRA-MCC。在FLRA-MCC中,主动路由器实时监测网络状态,利用模糊逻辑计算缓冲区调节因子a,从而自动调节缓冲区大小以缓解拥塞,并且只在发生较重拥塞时,才向源端反馈拥塞信息以通知源端减小发送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保证网络吞吐量的稳定性,较好地吸收突发流,同时以更小的丢包率传输数据。  相似文献   
78.
针对弹性路由层快速重路由技术存在的重路由路径偏长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亲遗传算法的弹性路由拓扑子层生成算法. 介绍了弹性路由层基本原理, 给出了弹性路由层的矩阵表示定义, 分别建立了以平均最短重路由路径长度和重要度加权的最短重路由路径长度为优化目的的弹性路由层生成数学规划模型, 给出了单亲遗传算法求解该优化问题的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 优化算法可以得到最佳的弹性路由层拓扑结构, 与Minimum算法、Rich算法相比, 明显缩短了重路由路径长度, 提高了流量转发效率.  相似文献   
79.
针对网络功能虚拟化环境中网络出现负载失衡的问题,提出一种拓扑与资源感知的虚拟网络功能迁移方法(TRA-VNFM).首先,根据底层网络的计算、存储和转发资源占用情况,设置两级动态阈值对物理节点的过载程度进行分类,同时制定相应的迁移判定条件并计算出待迁移目的节点集.其中高过载节点优先实施迁移且有更低的迁移成功条件.其次,针对过载节点上部署的虚拟网络功能,利用资源感知算法对其迁移权重进行设定,占用过载资源越多的虚拟网络功能迁移权重越大,结合迁移权重和资源需求选择出待迁移虚拟网络功能.最后,采用极值交互的拓扑感知算法综合考虑各类资源占用情况、处理时延以及拓扑属性,对待迁移目的节点集中的节点进行评价,将评价最高的节点作为迁移目的节点.仿真实验表明,与以往虚拟网络功能迁移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降低了迁移时间,还在服务功能链的平均时延、网络的收益开销比与负载均衡程度方面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0.
王明鸣  孟相如  徐有  崔文岩 《计算机科学》2015,42(1):106-109,118
为进一步提高网络单故障快速恢复能力,基于改进的Remote Loop-Free Alternates(rLFA)重路由技术,提出一种采用混沌粒子群并考虑网络物理传输代价和拥塞代价的重路由选择算法.首先基于rLFA的隧道建立方法对其进行改进,结合引入隧道技术的链路增补方法来实现故障全覆盖,通过设置权重因子来保证在不同业务量下的重路由选择针对性.实验表明,改进的rLFA能进一步提高网络单故障覆盖率,同时结合链路增补方法在保证故障完全覆盖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减少链路增补数量;路由选择算法能够动态选择不同业务量下的重路由路径,在提高网络单故障环境下的传输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