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6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助力白酒酿造工艺实践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酒酿造工艺实验课程教学局限性为着眼点,重点阐述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在重构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对白酒酿造工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platform-liquor brewing process,VSETP-LBP)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构架与功能设计、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步骤和实践成果等。结果表明,VSETP-LBP扩展了白酒酿造教学的常规内容和训练方法,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良好协同。平台建设面向白酒酿造工艺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关技术要务的联结,将实践操作作为理论知识的深化与延伸,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相对于传统实验教学,该教学方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生物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以干玉米秸秆和剩余污泥/猪粪作为发酵原料对预处理方式和厌氧消化工艺进行研究,旨在为现代沼气工程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等微生物进行复配对干玉米秸秆进行微贮预处理,研究秸秆微贮前后的组成变化及微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两相和单相厌氧消化对原料发酵沼气产量的影响,最后采用微贮秸秆和剩余污泥/猪粪进行厌氧共消化以进一步提高沼气产率。结果表明,微贮秸秆pH值降低,有机酸浓度提高,纤维素得到有效保护未被降解;微贮原料中乳酸菌为优势菌群;微贮秸秆两相和单相厌氧消化累积沼气产量分别达到292.06和411.46 mL/g TS;微贮秸秆和剩余污泥/猪粪按照比例混合进行单相厌氧共消化,累积沼气产量分别达到500.97和599.39 mL/g TS,为提高干玉米秸秆和剩余污泥/猪粪混合发酵产气量和发酵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介绍了过去五年内蒙古工业大学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在课程建设中有意义的举措和收获。课程体系设计突出该课程承前启后的特点,教学内容改革注重实用性,选用英文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完善教辅资源,课程教学中以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为主线,从而提升课程乃至信号课程群的整体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4.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细菌群落特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酒醅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酒醅样品共注释到21个门,356个属,其中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等10个细菌门、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和Pantoea(泛菌属)等10个细菌属为平均相对丰度前10位的门和属。共检测到8种醇、12种酯、8种酸、1种酮,1种醛和3种酚。平均相对丰度前10位的可鉴定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为83.2%)中与挥发性化合物有显著相关性(P<0.05)的细菌为Chitinophaga(噬几丁质菌属)和Pantoea等,且Chitinophaga与10种挥发性化合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antoea与6种挥发性化合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浓香型白酒优良细菌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功能性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5.
自然界超疏水现象因独特的润湿性能被广泛关注,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与应用尤为迫切。采用硝酸铈六水合物(Ce(NO3)3·6H2O)共沉淀法于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表面合成二氧化铈(CeO2),通过十八烷基三甲基硅氧烷(OTMS)对其进行疏水改性,喷涂构筑得到超疏水涂层。探讨了CNFs、Ce(NO3)3·6H2O和OTMS不同质量比对超疏水涂层形貌和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Fs和Ce(NO3)3·6H2O质量比为1∶5和1∶7涂层具有实现超疏水特性的微/纳结构,其中CNFs、Ce(NO3)3·6H2O和OTMS质量比为1∶5∶10涂层接触角为(159.7±1.1)°,滚动角为(5.7±1.8)°,经过150°C高温处理3 h和UV照射36 h后接触角仍大于150°,同时具有良好的p H稳定性和一定的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