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33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简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这些特性出发,结合航天产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综述了纳米材料在固体火箭推进剂、纳米改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磁性材料、红外隐身材料、耐烧蚀材料等航天领域的应用,并对纳米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2.
纳米Fe_3O_4/Fe复合磁流变液的流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Fe3O4粒子,平均二次粒径为51.2nm,比表面积为109.6m2/g。以合成的纳米Fe3O4粒子与羰基铁粉复合配制了纳米复合磁流变(MR)液,并测定了其流变性。结果显示:纳米复合MR液对温度比较稳定;复合MR液在接近零场的低磁场强度下表现为牛顿流体,随着磁场强度提高转变为非牛顿流体;反复加载或撤除磁场,具有"开/关"特性,响应迅速,施加磁场时的响应时间Δt约为50~100ms,撤退磁场时约为100~150ms。  相似文献   
93.
改善化学镀层结合力的方法及其检测手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化学镀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镀层结合力是化学镀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化学镀的实用性.根据影响镀层结合力的因素,提出几种改善镀层结合力的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检测结合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电磁波屏蔽的机理出发,介绍导电型、导磁型以及导电导磁型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电磁波屏蔽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5.
以氨水作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单分散、粒径约300~500 nm的亚微SiO2粒子.研究了氨水浓度、乙醇用量、正硅酸乙酯/水的体积比及硅烷偶联剂浓度对SiO2粒子粒径、分散度及其表面结构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SiO2胶体粒子的稳定性能和成核生长机理.结果表明:SiO2粒子粒径随氨水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分散度增大;且随着乙醇用量的增加,粒径减小,分散度下降.硅烷偶联剂的加入使得SiO2胶体粒子表面有机成分增多,疏水性增强,其水乳液在常温下不能长久放置,且硅烷偶联剂浓度愈高,粒子间愈容易发生黏连.  相似文献   
96.
高附着力聚脲胶粘剂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芳氨基的空间位阻效应,分别以芳香族端氨基聚醚、芳香族端氨基聚醚改性的HDI作为聚脲的A、B组分,制备了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聚脲胶粘剂。考察了A、B组分配比对胶粘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FT-IR光谱对涂层的氢键化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B/A的质量比为1.55时,涂膜与金属铝材的附着力最高,达25.98MPa,其完善的氢键化程度仅为4.31%。说明芳环的引入降低了聚脲基团中NH的分子间氢键,而使其游离出来与金属底材形成胶粘点,从而提高了聚脲胶粘剂的附着性能。  相似文献   
97.
采用硫酸溶液浸渍TiO2干凝胶的方法制备了硫酸改性的TiO2粒子, 并组成了具有显著电流变性能的电流变材料. 用FT-IR、XRD、比表面积分析仪等表征了样品结构, 并测试了其电流变性能. 结果表明:由于硫酸根对晶粒生长的阻碍作用, 与纯TiO2粒子相比, 硫酸改性的TiO2粒子的晶粒尺寸降低, 比表面积提高, 并含有大量的强极性键SO. 当电场强度为3kV/mm时, 纯TiO2粒子电流变液的场致剪切应力与零场剪切应力之比(τE0)仅为80, 而硫酸改性TiO2电流变液的τE0高达500. 产生这些现象可归因于硫酸改性TiO2粒子带来的结构改变赋予其明显的界面极化能力.  相似文献   
98.
用化学氧化共聚法制备了聚乙二醇-接枝-聚苯胺(PAn-g-PEG)纳米粒子,并将其与LiClO4形成的络合物粒子分散到硅油中得到了无水电流变(ER)液.研究了PAn-g-PEG中的聚苯胺链段含量(y/x)对ER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n-g-PEG在水溶液中能自组装形成核壳结构,PAn-g-PEG/LiClO4络合物ER液的流变性能对电场能产生显著和快速的响应.随着y/x的增加,ER液的电致剪切应力在y/x=64时出现最大值,漏电流单调降低.  相似文献   
99.
采用XPS技术研究了Fe/SiO2核壳复合粒子的表面化学成分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表面化学成分仅由Si和O元素组成,表面Si存在4种电子结构,表面O存在5种电子结构。表面硅4种电子结构的Si2p电子结合能及归属为:102.91eV(51.18%)为Q4硅[Si(OSi)4],102.15eV(23.23%)为Q3硅[Si(OSi)3OH],103.98eV(18.70%)为Q2硅[Si(OSi)2(OH)2],101.35eV(6.89%)为Q1硅[Si(OSi)(OH)3];表面氧5种电子结构的O1s电子结合能及归属为:532.85eV(52.07%)为Q4硅基团中的氧,531.80eV(19.93%)为Q3硅基团中的氧,533.90eV(17.09%)为Q2硅基团中的氧,534.75eV(7.65%)为Q1硅基团中的氧,530.55eV(3.26%)为与金属铁核相互作用的氧。531.80和530.55eV的氧原子数(19.93% 3.26%=23.19%)与102.15eV的硅原子数(23.23%)非常相近,这不仅表明与金属铁核相互作用的表面氧为Q3硅基团中的氧,而且说明表面氧与金属铁核相互作用后O1s电子结合能会因为Fe给电子能力较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0.
测试了FeSO4水溶液/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异戊醇/二甲苯准三元体系的电导率与SDS的含量P(w/%)异戊醇与SDS的质量比Km及水与SDS的摩尔比R三个结构参数的关系,并建立了它们的反相微乳液相图。系统地研究了体系的组成。如异戊醇和SDS的质量比Km、FeSO4溶液的浓度和PH值,MMA的加入和温度(T)对其反相微乳液相图的影响,结果表明准三元体系在形成反相微乳液的过程中,σ随Km降低和P增加而增大,随R增大表现出明显的阈渗效应,发生阈渗效应的临界R值为4,远小于文献[1,2]的报道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