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1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325篇
电工技术   424篇
综合类   581篇
化学工业   834篇
金属工艺   469篇
机械仪表   436篇
建筑科学   559篇
矿业工程   422篇
能源动力   107篇
轻工业   581篇
水利工程   359篇
石油天然气   268篇
武器工业   55篇
无线电   5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2篇
冶金工业   376篇
原子能技术   51篇
自动化技术   684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雪山X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与上海染料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新型的雪山荧光增白剂XL(原名#33荧光增白剂)。已正式投产,为我国高档洗衣粉提供了良好的荧米增白剂新品种。雪山XL同雪山#31、VBL荧光增白剂一样,均属双(三嗪氨基)芪二磺酸类。用于洗衣粉中能使粉色洁白悦目,对棉织物的累积洗涤白度、耐氯性是双(三嗪氨基)芪二磺酸类增白剂中最佳的品种。  相似文献   
72.
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 第一讲 荧光增白剂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荧光增白剂的用量按行业分配如下:肥皂和洗涤剂58%,纺织12%,造纸 25 %,塑料与原液增白5%。荧光增白剂正式引入洗涤剂工业始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在重垢洗涤剂中的用量:美国为0.1~0.45%;欧洲为0 .1~0.3%。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在用量方面差距还很大。荧光增白剂是无色的荧光染料,也称光学增白剂。它和被增白的物体不发生化学反应,而是依靠光学作用增加物体的白度。  相似文献   
73.
分别以烷基化剂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溴代十六烷与二苯醚反应,制得系列烷基二苯醚产品。通过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烷基系二苯醚曲合成,优化其合成工艺。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 kromasil(5μm,250×4.6mm);流动相,体积比V正己烷:V异丙醇=18:1;流速,1mL/min。最佳合成工艺为:各反应物的摩尔比n二苯醚:n催化剂:n澳代烷=1:2:5;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h。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十四烷基二苯醚、双十六烷基二苯醚的产率分别为79.62%、72.38%、66.83%。  相似文献   
74.
该项目建立了一条脂肪酶催化棕榈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的工艺路线。筛选出最佳酶源BUCT—11及相应的无机类载体作为脂肪酶固定化载体,并采用结晶法进行纯化。得到的单甘酯含量>90.0%,产品性能指标达到FCC标准。目前,单甘油酯主要采用化学法生产,能耗大、反应产物易降解、分离提纯困难。该工艺有望取代化学法过程。  相似文献   
75.
探讨了引入石英颗粒的莫来石-刚玉制品中大气孔的成因。认为与液相的生成及其在毛细管力作用下的转移有关;与莫来石生成膨胀效应对颗粒拉紧的阻碍有关;与石英相交所引起的体积膨胀有关。  相似文献   
76.
汤勇  陈平  尹余生  王小伍 《化工进展》2006,25(Z1):201-203
受热管几何尺寸的限制,传统方法加工的具有沟槽式吸液芯结构的热管传热极限较小.采用挤压-犁削成形新方法加工小型圆热管内壁微沟槽,由于刀具的挤压,管内生成的微沟槽由主沟槽和次沟槽组成,从而改善了沟槽的几何尺寸,同时由于两种沟槽并联传热,该制造方法还能显著改善热管的传热性能.本文通过实验测试了这种新型热管的有效传热系数,并与文献材料比较,结果表明,挤压-犁削成形新方法加工的小型圆热管比普通方法加工的热管呈现出更好的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77.
循环水过滤系统是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的智能性、可靠性、稳定性极大程度地影响过滤除污效果。结合现场工况与多年的研发经验,论述了陆丰循环水过滤系统的组成、系统电气控制策略,重点描述了清污机、鼓型滤网的电气控制方案,能有效实现核电站的循环水过滤,具有高效、智能、可靠、节能的优点,提高了过滤效果。  相似文献   
78.
隧道式锚碇的变形破坏机制涉及到结构与围岩的协同作用问题。以华丽高速公路金安金沙江悬索桥两岸隧道锚变形破坏机制为研究对象,利用工程类比法评价了其稳定性控制要素,设计了超载数值试验。根据塑性区的扩展过程确定了施工安全监测和需要采取预加固的重点部位,确定了隧道锚围岩的破坏模式。根据锚面监测点位移由mm到cm量级突变确定的两岸锚岩系统极限荷载均为6~8倍设计缆力,则锚岩系统的设计承载力取3倍设计缆力下变形安全是有保障的。丽江岸塑性区在10 P下贯通;华坪岸塑性区在14 P下贯通。设计缆力作用下,丽江岸锚碇最大位移1.5 mm、围岩1.2 mm、地表0.5 mm;华坪岸锚碇最大位移1.7 mm、围岩1.5 mm、地表0.7 mm,其响应顺序为后锚面监测点前锚面监测点锚碇中间岩体地表点,可作为后期结构及围岩安全监测布点和预警的参考,也证明当前设计缆力下变形和强度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9.
应用氯化钴和低价含硫化合物低压合成四羰基钴盐的技术于氯苄羰化合成苯乙酸的生产工艺中。结果表明甲醇水溶剂系统有利于低压合成四羰基钴盐;氢氧化钙作中和剂使用,要求羰化产物后处理的温度提高,以保证苯乙酸的产率;碱的用量和浓度是影响苯乙酸产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0.
基于VOF法,分别选取标准k-ε紊流模型、RNG k-ε紊流模型和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对某一超高水头、大泄量竖井旋流泄洪洞的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将紊流模型计算结果与模型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紊流模型模拟计算所得的空腔直径、竖井壁面压强、旋流角等参数变化趋势与模型试验测试结果基本相同,但量值有所差别。相比较而言,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计算所得旋转水流的空腔直径、压坡底板与部分竖井壁面压强、旋流角在量值上更接近试验测量值。因此,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这种具有超高水头、大泄量、强旋转并带有自由液面旋转水流的水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