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4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40篇
能源动力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基于实验室自行研制的直线执行器单元,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辆线控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由电磁直线执行器驱动的高压液压源以及实现增压、保压和降压功能的三位高速开关阀等构成。搭建了线控制动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通过AMESim与Matlab/Simlink的联合仿真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系统中三位高速开关阀的响应时间与阀口大小两个关键设计参数。验证了该线控制动系统的ABS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此系统能够提供快速、稳定的制动力,仿真过程中未发生抱死情况,车轮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进一步说明了此线控制动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利用NURBS实现曲面散乱点数据几何建模的方法。首先利用Unigraphics软件设计原始曲面,在所设计的原始曲面上划分若干条曲线,并在曲线上随机设置大量的散乱点数据;然后用自组织神经网络SOFM对原始曲面上的散乱数据点进行聚类,构建NURBS曲线并完成曲面重构。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重构曲面相对原始曲面的误差,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几何建模方法是有效的,并能较精确拟合原始曲面。  相似文献   
23.
逆向工程在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汽车发动机螺旋进气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逆向工程在汽车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结合逆向工程在汽车零部件设计中应用的一种思路,介绍了具有复杂几何外形的螺旋进气道由气道实物模型到基于三坐标测量仪测量的CAD模型,再到参数化设计的CAD模型,最终形成优化及系列的CAD模型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4.
提出了一种比常规废气旁通的涡轮增压技术更加合理的混合增压技术方案,即在常规废气涡轮增压器转轴上并联一个能以电动机或发电机模式工作的高速电机,并引入相应的可逆储能元件.从解决常规涡轮增压器能量供需的矛盾入手,通过模拟计算可以得到混合涡轮增压器废气能量调整策略.计算结果表明,遵循这一能量调整策略的混合增压技术比废气旁通增压技术能更好地提高车用柴油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25.
设计了一种用于新型的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ICLGIPS)的双向DC/DC功率变换器(BDPC),实现动力源(超级电容器组)和直线电机之间能量在两个方向的变换和传递。ICLGIPS具有两个方向功率流的不平衡特性,通过计算分析,对传统BDPC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与串并联实时切换的超级电容器组结合使用。该优化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当BDPC运行于大功率的降压模态,向超级电容器组回馈能量时,屏蔽掉滤波电感,利用大容量的超级电容器组对输入的PWM电压波进行滤波,对输出量实现了平滑控制,使BDPC具有更高的  相似文献   
26.
设计了一种用于新型的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ICLGIPS)的双向DC/DC功率变换器(BDPC),实现动力源(超级电容器组)和直线电机之间能量在两个方向的变换和传递.ICLGIPS具有两个方向功率流的不平衡特性,通过计算分析,对传统BDPC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与串并联实时切换的超级电容器组结合使用.该优化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当BDPC运行于大功率的降压模态,向超级电容器组回馈能量时,屏蔽掉滤波电感,利用大容量的超级电容器组对输入的PWM电压波进行滤波,对输出量实现了平滑控制,使BDPC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该优化设计有效地减小了功率变换器的体积和成本,提高了功率变换的效率,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针对采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EMVT)的汽油机,建立了面向控制的无凸轮发动机平均值模型。设计了EMVT的控制模块,实现了直接通过控制进气门运动来调节进气量,进而控制发动机转速和转矩输出。在此基础上,针对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换挡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合器传递转矩的发动机转速和转矩控制策略,以缩短换挡时间和提高换挡品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了仿真,验证了EMVT控制模块和发动机换挡过程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磁粉性能对磁粉离合器特性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磁粉离合器转矩传递的工作机理,建立了磁粉离合器磁场场域的分析模型,重点分析研究了磁粉的磁性能和粒径对磁粉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的影响关系,仿真结果与磁粉离合器实际工作特性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磁粉材料磁性能、减小磁粉粒径可有效提高磁粉离合器转矩传递性能。  相似文献   
29.
为了提高发动机分缸工作的一致性,基于电磁驱动配气机构(EMVT),提出了一种分缸空燃比控制方法来减小各缸间的空燃比差异和转矩差异。应用衰减记忆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了稳态工况下的分缸空燃比观测器,并基于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参数辨识,仅通过一个宽域氧传感器(UEGO)完成了参数辨识及分缸空燃比的估计。最后根据空燃比差异,应用EMVT独立调节各缸进气持续期,实现了分缸空燃比一致性控制。在GT-Power和Simulink中分别建立了发动机模型以及空燃比估计控制模型,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稳态工况下,缸间空燃比差异由2.6%减小至0.05%,缸间转矩差异由4.51%减小至0.25%。  相似文献   
30.
为了实现对自行研制的双向作用脉冲电磁铁的性能测试,设计实现了基于LabVIEW的电磁铁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以直线伺服电机为模拟负载,解决了电磁铁中永磁体作用力与电磁作用力共存的测试难题。系统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可重点测试双向作用脉冲电磁铁在不同位置处的保持力和启动力。实验表明,该测试系统操作简便,有良好的测试精度,同时也验证了双向作用脉冲电磁铁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