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1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41.
通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SMA490BW耐候钢进行焊接热影响区(HAZ)各亚区域热模拟试验,对各亚区域的组织、晶粒度和硬度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各亚区域组织形貌存在明显差异,峰值温度对金相组织及分布形态有显著的影响;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越高晶粒尺寸越大,合适的二次热循环有利于晶粒细化;在不同的焊接热循环条件下,冷却时间对晶粒尺寸大小的影响不同;试件硬度因热循环次数、热循环最高温度以及冷却时间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2.
随着核电二代加或三代机组中全数字化(DCS)控制系统的应用,以网络交互技术为基础的数据通讯成为DCS系统核心组成。DCS系统时钟网络为数据处理及显示系统、电厂控制系统和汽轮机控制系统等核电站众多仪表设备提供授时服务,因此数字通信网络的时钟同步对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结合某核电站DCS一层时钟跨年跳变导致电站计算机信息和控制系统(KIC)历史曲线记录不更新的事件处理,研究了数字通信网络的同步模式和数字通信中网络时钟滑动。通过研究,探索改进时钟授时系统提高可靠性的方法,对现役核电厂授时系统的改造和新建核电厂授时系统的设计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3.
针对印刷企业而言,提出一种结合OEE的设备效率评价体系,实现对车间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具体的反映。论文通过以MES为主要技术手段将大量纸质信息转化为数据实现印刷车间数据采集与设备分析功能,进行精准管理,利用OEE作为评价指标,应用于某公司车间印刷机组,精确反应设备运行情况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加快信息的处理和反馈速度,优化生产工序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提升印刷机设备效率,使人为管控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化控制更加精准简便。  相似文献   
144.
RomCode固化于SoC芯片内部且不可更改,除保证芯片上电时可进入到稳定工作状态之外,仍需满足芯片上电稳定后的不同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该文针对多核ARM处理器SoC芯片,设计一种具备时钟控制、多核启动以及镜像搬移等功能的RomCode。为了确保RomCode设计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基于Palladium与Haps完成FPGA原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RomCode设计的功能正常且运行稳定,提高了芯片的流片成功率,加快了软件开发的进度,有效地支撑了SoC芯片其他模块的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145.
为考察国内不同类型、品种、产地和部位烟叶样品中游离态甾醇质量分数的分布情况,采用UPLC-MS联用法测定了国内烤烟、雪茄烟和晒烟共47个烟叶样品中5种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烟叶样品中游离态甾醇的总质量分数呈现特定规律,其中豆甾醇质量分数最高,其次是β-谷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和麦角甾醇;(2)烤烟和晒烟中β-谷甾醇的质量分数大于菜油甾醇,而雪茄烟中菜油甾醇的质量分数大于β-谷甾醇;(3)不同品种、部位和产地的烟叶中游离态甾醇的质量分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6.
张明月  肖敏  丁洁  王璐 《控制工程》2023,(10):1786-1792
为提高对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分析的精确性,建立了一个新的带有时滞的分数阶传染病易感-感染-恢复(susceptible-infected-removed, SIR)模型,针对该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且讨论产生Hopf分岔的条件。首先,将整数阶系统转化为分数阶系统并求出正平衡点。然后,以时滞为分岔参数求出分岔点。研究发现,当时滞小于分岔点时,系统在正平衡点处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当时滞大于分岔点时,系统在正平衡点处发生Hopf分岔。同时,通过分析分数阶阶次对分岔点的影响发现,随着阶次的增加,系统的分岔点减小。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7.
信息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智能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行,但也使其面临潜在的信息物理攻击安全威胁。攻击者通过注入虚假数据可以实现测量输出无变化,进而欺骗传统基于Kalman的卡方检测方法。考虑虚假数据攻击对系统内部状态变化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内部状态变化的神经网络观测器虚假数据攻击检测方法。基于建立的智能电网物理动态模型,分析了虚假数据攻击的隐蔽特性。进而考虑虚假数据攻击对系统内部状态变化的影响,提出基于神经网络观测器的状态残差检测方法。此外,考虑扰动对检测阈值的影响,设计自适应阈值替代传统的经验阈值从而缩短虚假数据攻击检测时间。最后,在IEEE三电机六总线验证了所提基于神经网络观测器的状态残差攻击检测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对魏县蓝印的原材料——棉花的发展历史、魏县传统纺织工艺来探析魏县这个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与思维.并总结魏县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特征,通过《考工记》中所包含的"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工艺美学观对魏县蓝印进行研究分析,并探究其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9.
母材与钎缝界面处的金属间化合物会降低MnCuAl阻尼合金与430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结合强度,进而降低焊接结构的使用性能。采用在430不锈钢表面电镀Ni层后再进行钎焊的方法对有害的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抑制,同时探究不同厚度Ni层对接头组织、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镀Ni层与基体界面处无明显缺陷,镀Ni层能够与430SS母材良好结合。对于钎焊接头,未镀Ni时,在430SS侧界面处分布着γ-(Fe,Mn)固溶体层,在两侧的反应层与钎缝中心区之间均存在连续分布的IMC,且伴随着钎剂残留;电镀8μm Ni层时,焊后镀Ni层完全溶解,在430SS侧界面处仍分布着γ-(Fe,Mn)固溶体层,但接头中金属间化合物消失,且只有极少数钎剂残留;镀层为20μm时,焊后在430SS侧有一层残余镀Ni层,未发现γ-(Fe,Mn)固溶体层,金属间化合物消失,且未见钎剂残留。分析认为,当镀层厚度分别为8μm、20μm时,Ni层分别是通过合金化作用、阻隔作用抑制了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0.
为了探究近临界水(NCW)处理烟梗获得植物营养液和生物炭的最优处理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NCW处理烟梗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了料液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NCW液化烟梗的最优处理组合为料液比1∶14,温度180℃,时间15min,烟梗生物炭产率最高和气化率最低的条件均为料液比1∶4,温度180℃,时间15min;(2)NCW液化烟梗制备植物营养液中有机质、总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最优处理条件均料液比1∶4,温度180℃,时间15min;(3)结合工艺优化目标与植物营养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T9为最优处理,在此处理下,烟梗液化率51.8%,生物炭产率31.8%,综合利用率达83.6%。获得的植物营养液有机质含量(63.1±1.2)g/L,氮磷钾(N+P2O5+K2O)总含量(5.748±0.017)g/L,中微量元素含量(101.0±3.2)mg/L,达到相关企业标准,可以作为植物营养液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