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6篇
机械仪表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 合成氨三触媒流程中活性炭精脱硫技术陕西省兴平化肥厂合成氨原脱硫过程为:中温变换气先经改良ADA湿法脱硫,后经氧化锌干法脱硫,再送去苯菲尔脱碳。上述脱硫方法存在两个缺点:其一,氧化锌价格贵,硫容又不高,且不能再生,致使氧化锌脱硫剂的消耗费用高;其二,工艺气体时热时冷,即粗脱后的约45℃气体,需加热  相似文献   
22.
一种高性能DSP芯片TMS320F2812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俭军  张兴华  张湜 《微处理机》2005,26(6):80-82,86
德州仪器公司最新推出的TMS320F2812显著提高了嵌入式应用的性能,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本文介绍了该芯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应用领域,并与同类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3.
本文探讨了实现Rosemount Deltav DCS与PC LAN间数据传输的原理和方法,重点讨论了通讯系统的构成,通讯的实施方法及软件的设计思路和技巧。将此研究结果应用于一大型石化装置的生产调优系统开发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4.
基于Deltav的DCS组态实现及其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张湜  罗刚  王永华 《微处理机》2006,27(5):118-120
介绍了基于Deltav控制方案的两种组态方法: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顺序控制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并结合笔者在扬子石化公司烯烃厂的具体工程说明了在Deltav组态环境中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组态和控制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基于OPC的DCS与微机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和基于神经网络预估技术在生产过程软测量系统中的应用。以某己内酰胺装置软测量系统的开发为例 ,讨论了相关技术问题和解决思路。现场的实测数据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软测量系统的有效性 ,最后给出了软测量技术应与生产过程优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6.
提出了基于Deltav、Excel和M atlab的DCS仿真系统,利用M atlab语言编写灵活的S函数实现了DDE通信软件的设计,从而实现TE化工过程模型与Excel的数据链接,再运用OPC技术实现Deltav工控软件与Excel的数据链接,Excel作为M atlab和Deltav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27.
提出了一种编列线性时不变系统微分方程的方法。该方法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出发,利用线性系统的性质求出微分方程的各项系数和初始条件。实践表明,本方法规范、便于计算机编程。  相似文献   
28.
真空变压吸附沼气净化过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湜  陈文亮  李晖  张亚兵  韦萍 《化工学报》2013,64(4):1300-1305
真空变压吸附(VPSA)是一种气体分离技术,该技术运用在沼气净化过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该过程吸附塔出口浓度出现的浓度峰问题,运用线性推动力模型(LDF)与Langmuir等温方程对其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缓冲罐中杂质浓度对吸附步骤出口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吸附时间下,随着吸附压的降低,二均降结束时会有更多的杂质进入缓冲罐,而缓冲罐中的杂质又会通过一均升步骤进入吸附塔,最终使得吸附步骤出口浓度曲线出现波峰,从而影响了吸附塔出口CH4含量。通过模型的分析,吸附时间随着吸附压不断降低而缩短,可以有效控制杂质进入缓冲罐,从而使吸附塔出口CH4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29.
刘君  李丽娟  张湜 《化工学报》2012,63(9):2766-2770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局部建模的预测控制算法,对于局部模型的训练数据选取,同时考虑了样本数据之间的欧氏距离与向量的夹角,使得训练数据的选取更合理,并对芳烃异构化过程进行了实验仿真。首先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局部建模,并将局部模型作为算法的预测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滚动优化,寻找到最优控制量。最终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0.
丁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阶段有关丁二酸发酵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改良,而丁二酸发酵过程的模型化研究可以为工艺放大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已有的丁二酸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结构和参数优化方面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发酵动力学模型这类复杂的非线性函数的参数优化问题,优于单纯形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得到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丁二酸发酵过程,提高了模型计算值与丁二酸发酵实验测量值的吻合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