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朱悦芸  张肖  王庆  马晓利  赵志西 《现代化工》2023,(6):161-165+171
以Pd/MIL-101(Cr)为催化剂,在非硫有机组分(环己烷、环己烯、1-辛烯、对二甲苯)存在的情况下,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脱硫后Pd/MIL-101(Cr)的红外光谱阐述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d/MIL-101(Cr)质量为0.1 g、温度为50℃、非硫有机组分占油样的质量分数为5%~10%时,脱硫效率达到最高。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环己烯、1-辛烯和对二甲苯会占据Pd/MIL-101(Cr)上的活性位点,而且对二甲苯还会与体系中原位产生的氧化物发生反应,使脱硫效率从76.27%降到39.07%。  相似文献   
82.
华北油田高温非均质油藏经过长期开采后,含水率高且非均质性进一步增强,而常规化学驱油措施控水增油效果较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室内体系筛选、物理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研究了聚合物凝胶的抗高温性能、调剖效果以及控水增油能力。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凝胶体系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性能与黏弹性模量,完全成胶后黏度最高可达4 371.2 mPa·s,经30天高温老化后,黏度保留率为90.5%,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分别为10.4和1.3 Pa。同时该体系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在一定渗透率级差范围内,该体系的剖面改善能力与控水增油能力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而增大。当渗透率级差从2.13增加到8.16时,调剖后剖面改善率从58%增加到92.8%;当渗透率级差从2.06增加到8.08时,调驱后采收率增幅从10.2%增加到19.5%。  相似文献   
83.
针对目前急需解决的废旧磷酸铁锂(LiFePO_(4))电池中有价金属的清洁高效提取问题,提出硫酸化焙烧脱氟-水浸新工艺。用TG-DSC和XRD表征确定了正负极片热处理的适宜条件为:空气气氛、温度575℃。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浓硫酸使用量、焙烧时间和温度。水浸液固比、温度及时间对正负极混合料粉末中Fe、P和Li元素浸出率和浸出液中F元素残存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焙烧工艺条件为:浓硫酸使用量为理论用量的0.75倍、焙烧时间2.5 h、温度110℃;最优水浸工艺条件为:液固比4∶1(mL/g)、温度60℃、时间2 h。在此工艺条件下,P和Li的浸出率都达到100%,Fe元素的浸出率为98.85%,F元素在浸出液中的残存率仅为13.11%。  相似文献   
84.
酒精度是酒类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指标,目前对于酒精度的测量方法过程繁琐,耗时较长,容易污染浪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波测量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在线酒精浓度测量系统。首先基于传输反射法和有限元法(FEM)设计双端口测量装置,优化腔体结构,使S11和S21与酒精浓度呈单调变化;然后基于FEM算法计算腔体内不同介电常数的S11和S21,得到4081组训练数据;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训练反演网络;最后引入非线性回归校准算法,依据浓度与介电实部的关系获得待测样品的酒精浓度,测试准确度高达99%。本系统结构简单,可以用于酒精浓度的非接触式在线测量,测量精度高,避免酒精的污染浪费,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5.
采用水热法和浸渍法制备了Pd/MIL-101(Cr)催化剂,考察了Pd的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V(异丙醇)∶V(乙腈)等对原位产生过氧化氢的影响;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含100 mg/kg二苯并噻吩的模拟燃油进行脱硫实验,测定原位产生过氧化氢后的脱硫率。实验结果表明,以Pd/MIL-101(Cr)为催化剂构建的模拟燃油反应可以实现原位产生过氧化氢,在反应温度50℃、V(异丙醇)∶V(乙腈)=1∶1、Pd负载量25%(w)的催化剂Pd/MIL-101(Cr)用量为0.1 g的最佳条件下反应10 min时,过氧化氢含量可达36.117 mg/L,模拟燃油脱硫率可达到95.1%,实现了模拟燃油的深度脱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