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99篇 |
免费 | 893篇 |
国内免费 | 54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62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118篇 |
化学工业 | 1848篇 |
金属工艺 | 893篇 |
机械仪表 | 898篇 |
建筑科学 | 1294篇 |
矿业工程 | 919篇 |
能源动力 | 228篇 |
轻工业 | 1327篇 |
水利工程 | 610篇 |
石油天然气 | 570篇 |
武器工业 | 119篇 |
无线电 | 137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00篇 |
冶金工业 | 706篇 |
原子能技术 | 208篇 |
自动化技术 | 14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2篇 |
2023年 | 313篇 |
2022年 | 358篇 |
2021年 | 423篇 |
2020年 | 384篇 |
2019年 | 355篇 |
2018年 | 418篇 |
2017年 | 202篇 |
2016年 | 228篇 |
2015年 | 334篇 |
2014年 | 740篇 |
2013年 | 509篇 |
2012年 | 576篇 |
2011年 | 593篇 |
2010年 | 594篇 |
2009年 | 611篇 |
2008年 | 581篇 |
2007年 | 665篇 |
2006年 | 607篇 |
2005年 | 581篇 |
2004年 | 516篇 |
2003年 | 468篇 |
2002年 | 447篇 |
2001年 | 440篇 |
2000年 | 474篇 |
1999年 | 474篇 |
1998年 | 437篇 |
1997年 | 423篇 |
1996年 | 349篇 |
1995年 | 311篇 |
1994年 | 340篇 |
1993年 | 252篇 |
1992年 | 301篇 |
1991年 | 236篇 |
1990年 | 233篇 |
1989年 | 196篇 |
1988年 | 78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59篇 |
1984年 | 45篇 |
1983年 | 55篇 |
1982年 | 45篇 |
1981年 | 54篇 |
1980年 | 44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9篇 |
1974年 | 7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王美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4):161
本文针对员工思想变化频率加快,个性化问题突出等情况,通过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采取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摸准员工思想脉搏及注重疏通引导等方法,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72.
73.
采用吸附法净化制合成氨原料气,比传统的铜洗法有节约能源,物耗,降低生产成本。净化度高以及工艺简单等优点,通过对年产8万吨吸附法净化制氨原料气技术方案的财务评价,得出应大力推广该项新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
75.
透平机械中汽流激振力主要产生于各种形式的密封处,其对转子系统的稳定性有不良影响。因迷宫密封的存在而引起汽流激振,其各有关结构和工况参数对转子动力特性均存在影响。本文主要分析转子转速、入口预旋比、密封间隙、压差、齿数变化等一系列因素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为迷宫密封汽流激振的防治和迷宫密封设计中各参数的最优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77.
通过对金刚石表面化学镀Ni对金刚石颗粒镀覆金属层进行表面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Fe基非晶合金进行物相分析,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Fe基非晶粉的特征温度点,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界面结合情况和界面产物微观形貌,用能谱仪(EDS)进行物质元素分析,采用激光热导仪(LFA447)对复合材料进行... 相似文献
78.
79.
西部油田某油井油管发生严重腐蚀甚至穿孔。通过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腐蚀产物检测等方法对油管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管在含Cl^-、H2S、CO2酸性环境下发生了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均匀腐蚀由H2S-CO2-H2O(Cl^-)体系引起的析氢腐蚀所致;而CaCO3沉积造成的微电偶效应以及Fe^2+与地层水中Cl^-的水合作用导致了油管的局部腐蚀穿孔。建议油井管材采用具有一定抗硫性的P110-3Cr钢或耐蚀性能更优的钢,并添加缓蚀阻垢剂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80.
在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磨损试验台上开展了CL60车轮表面气体软氮化对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和表面磨损行为的影响研究,对比分析了车轮表面气体软氮化对轮轨表面损伤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表面氮化处理可使车轮表面依次形成约3μm~5μm厚均匀致密的白亮层和约20μm后的扩散层;车轮表面氮化处理后,干态下轮轨间黏着系数降低了11. 7%、水态下降低了18. 4%,但氮化处理仍可保持轮轨间较高的黏着系数,可以避免车轮打滑等现象的发生;渗氮处理不仅明显提高了车轮表面的耐磨性,而且也有效降低了钢轨试样的磨损,其磨损量分别减小了58. 05%和10. 77%。简言之,车轮渗氮处理有效降低了轮轨系统的综合磨耗,提高了车轮材料的滚动接触疲劳抗力。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实际,从而有效提高轮轨系统的服役寿命、减缓重载条件下轮轨材料的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