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通过对旧土坝坝体采用干式钻进法,准确确定地质情况和验证地质勘察资料的准确性,确定土岩分界线,形成有效压浆层是确保坝基帷幕灌浆成功的前提;通过帷幕灌浆试验确定合理灌浆参数,达到保证坝基防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26.
27.
28.
为提高传统牦牛酥油的抗氧化性能,延长保质期,本文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对牦牛酥油进行包埋制备牦牛酥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并研究其理化特性、形貌结构、稳定性和模拟胃肠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牦牛酥油微胶囊最优工艺为:芯壁比1:1.5、壁材质量分数1.5%、复凝pH4.2、复凝温度40℃,包埋率达81.39%;牦牛酥油微胶囊的平均粒径、水分含量、溶解度、休止角分别为19.728μm、3.62%、96.48%、37.7°;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牦牛酥油微胶囊表面光滑,形状结构不规则,牦牛酥油被壁材成功包埋;差式扫描量热和热重分析表明,牦牛酥油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较好;此外,牦牛酥油微胶囊可以实现牦牛酥油在模拟胃肠液中的控制释放,其中,人工肠液中释放率达99.74%;贮藏实验表明,微胶囊化能减缓牦牛酥油氧化速度、延长货架期。本研究为提高牦牛酥油的生物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麦粒中筛选到一株玉米赤霉烯酮(ZEN)降解菌7D3-2,该菌株对ZEN的降解能力高达95%;通过对7D3-2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gyr A基因系统进化发育地位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了初始p H、培养温度、接种量及ZEN初始质量浓度等环境条件对7D3-2降解ZEN的影响,结果表明:7D3-2降解ZEN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为7.0;当接种量小于10%时,7D3-2对ZEN的降解率与接种量成正比;ZEN质量浓度在1.0~25.0 mg/L范围内,7D3-2对ZEN的降解差异不显著,当ZEN质量浓度大于25.0 mg/L时,ZEN降解率与ZEN初始质量浓度成反比,但是ZEN被降解的绝对量与其ZEN初始质量浓度呈正相关;降解物质的定域实验结果显示:7D3-2中降解ZEN的物质主要位于细胞外。7D3-2不仅对培养液中的ZEN具有降解效果,也能很好地降解玉米粉中的ZEN。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ZEN降解菌种质资源库,在粮食和饲料的ZEN生物脱毒方面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