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4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罗村斑岩-角砾岩型钼矿是近年发现的一个中型钼矿床,斑岩体由外向内分布花岗闪长岩—爆破角砾岩—钾长花岗斑岩,呈环带状分布,钼矿体分布于爆破角砾岩中。较早发现的钼矿体主要分布在北角砾岩带,南角砾岩带的找矿工作一直未能突破。通过1∶10 000大功率激电测量,在北角砾岩带钼矿体对应部位发现了明显的激电异常(2%~5%),南角砾岩带的激电异常与北角砾岩带大体相似。通过精测剖面解释,推测在南角砾岩带深部应有隐伏钼矿体赋存。经钻探验证自深度400m向下钼矿化普遍较好,并发现了4 m厚的辉钼矿,为以后深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2.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在换相阶段的转矩脉动问题,首先从本体方面入手,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对电机本体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然后,从SRM控制策略方面入手,研究一种在线补偿转矩分配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当前相转矩的跟踪情况,在线调整转矩分配函数的形状;最后,建立了基于Maxwell-Simplorer-Simulink的SRM联合仿真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同时从电机本体和控制策略两方面优化控制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经过遗传算法优化后的电机转矩脉动减小了14.20%,在线补偿转矩分配控制策略将SRM控制系统的转矩脉动从19.4%减小到4.5%。  相似文献   
173.
以Ti-Al-M三元合金(M为V、Mo强β相稳定元素)为对象,研究了合金元素V、Mo、Al对其铸态组织以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显微组织的影响。增加β相稳定元素可以将β相保留在室温,但是仅通过降低Al含量而获得β相凝固合金(Ti-38Al),铸态组织中不含β/B2相。Al含量较高时,添加β相稳定元素仍不能消除枝晶偏析。在合金淬火组织中,增加V、Mo元素或者降低Al元素含量可以发生马氏体转变。在双步热处理过程中,由于1320℃淬火的过饱和作用,Ti-Al-Mo合金经过1200℃随炉冷却后,组织内将会同时析出β相和γ相,形成β+γ的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174.
对比了三种不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组成的三层共挤流延膜以及各单层流延膜的雾度、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三层共挤流延膜的内部雾度略低于各单层流延膜的内部雾度之和,表面雾度与内外两层单层流延膜的表面雾度之和的一半相当;三层共挤流延膜的拉伸屈服强度与各单层流延膜的平均水平相当,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与各单层流延膜中的最大值相当;三层共挤流延膜的撕裂性能接近各单层流延膜的平均水平;三层共挤流延膜在穿刺破坏时的穿刺深度决定于各单层流延膜组成中穿刺深度最小的水平,三层共挤流延膜的整体耐穿刺强度不及各单层流延膜的平均水平;具有不对称组成的三层共挤流延膜从上、下两个表面穿刺测试时表现的耐穿刺性能不同,耐穿刺性能很可能与被穿刺表面的摩擦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5.
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以制冷站全局COP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制冷站整体特性及各组件相互耦合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制冷站预测控制方法。该模型的输入变量为冷水进出口温差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分别对应冷水侧和冷却水侧的运行特性,输出变量为制冷站全局COP,能够反映制冷站系统的综合特性。该模型结构简单、输入参数易获取、可复制性高,可在线应用于大多数制冷站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控制方法可有效提升制冷站整体运行能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