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66篇 |
免费 | 253篇 |
国内免费 | 15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39篇 |
综合类 | 205篇 |
化学工业 | 348篇 |
金属工艺 | 174篇 |
机械仪表 | 227篇 |
建筑科学 | 368篇 |
矿业工程 | 188篇 |
能源动力 | 104篇 |
轻工业 | 365篇 |
水利工程 | 121篇 |
石油天然气 | 158篇 |
武器工业 | 36篇 |
无线电 | 37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5篇 |
冶金工业 | 223篇 |
原子能技术 | 33篇 |
自动化技术 | 4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132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217篇 |
2013年 | 149篇 |
2012年 | 203篇 |
2011年 | 201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145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6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983.
984.
虹吸式离心机转鼓的有限元优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有限元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虹吸离心机转鼓整体优化计算的数学模型,并对实际转鼓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强度、刚度的前提下,离心机转鼓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85.
986.
987.
988.
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和超高的比表面积,在超级电容器等储能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以环保型ZnO纳米球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制备核壳结构ZnO@Ni/Co-ZIF-8前体。将其在四种温度(700、800、900、950℃)下热解,获得不同形貌的Ni、Co及N掺杂的MOFs衍生碳材料Ni/Co-CN,并探究了煅烧温度对其储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升高,Ni/Co-CN逐渐由多孔碳变为碳纳米管桥连多孔碳结构。当热解温度为900℃时,Ni/Co-CN-900的比电容最大。在1 mol/L的KOH电解液中对其进行循环伏安测试,曲线对称性良好,表明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可逆性。通过计算该过程电荷存储的电容贡献和扩散贡献占比可知,Ni/Co-CN的储能主要来自多孔碳的双电层吸附,少量来自N掺杂导致的法拉第反应。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Ni/Co-CN-900的比电容高达273.5 F/g。在10.0 A/g的电流密度下进行5000次恒流充放电后,其比电容保持率高达93.8%,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89.
透明隔热涂料因其环保、节能和良好的视觉效果而日益受到研究者和相关产业界重视。为了发挥透明隔热涂料的透明和隔热功能,通常在隔热涂料制备过程中添加隔热填料,尤其是掺杂型的纳米填料。本文对透明隔热涂料用纳米金属氧化物填料的结构、制备、尺寸、形貌、光学性能和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探讨了纳米金属氧化物对透明隔热涂料性能的影响因素。不同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对于各个波段的可见光透过和近红外屏蔽的程度各不相同。降低原料成本、环境友好并简便的合成方法和工业化生产,仍是透明隔热涂料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0.
通过硅酸钠与硫酸亚铁聚合得到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硅酸铁,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Si-Mo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了聚合硅酸铁中硅铁的形态,考察了熟化时间、Fe/Si摩尔比对硅铁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Fea逐渐向Fec转化且过程比较缓慢,而硅的形态转化则呈现不同规律;Fe/Si摩尔比不同硅铁间成键方式亦有区别。絮凝实验表明适宜的硅铁比及投加量是协同电中和、吸附架桥以及絮凝卷扫的关系发挥混凝效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