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9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3篇 |
综合类 | 21篇 |
化学工业 | 36篇 |
金属工艺 | 14篇 |
机械仪表 | 44篇 |
建筑科学 | 78篇 |
矿业工程 | 121篇 |
能源动力 | 21篇 |
轻工业 | 71篇 |
水利工程 | 54篇 |
石油天然气 | 29篇 |
武器工业 | 3篇 |
无线电 | 6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 |
冶金工业 | 18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10篇 |
1963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回顾了社会科学中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沿革及其与沟通规划理论的关系,并强调了它与有关实践任务的关联,这种实践任务回应了公共政策演变中对更多地方意识的需求。作者追溯了对于公民社会的多种诉求和社会生活能够做出更多回应的管治形式的演变,并且讨论了社会建构主义关于制度的概念、参与者和网络的重要性、结构和能动作用的内在联系,以及社会网络的文化维度。作者还探究了管治能力或制度能力发展的意义。在回顾沟通规划理论时,作者论述了哈贝马斯对于交往行为的研究方法可能被引入制度主义理论的观点中或者被改写。最后,作者探讨了这些进展如何能够增进理解并形成相应的战略,用更加包容的方法推动关注地方的、整合性的公共政策发展。 相似文献
22.
23.
帕提古力·阿不都米吉提 《水利科技与经济》2024,(2):87-92
地表水中磷酸酯类物质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基于此,采用样品采集、预处理、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点位地表水样品进行分析和优化处理。结果表明,在点位A3发现高风险的TEHP物质,其他点位显示中等风险。其中,中等风险点位占总点位的57.14%,而其他化合物的风险值较低。研究结果可为磷酸酯类物质的处理优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4.
25.
为促进沙棘籽的资源化利用,以沙棘籽为原材料,采用慢速热解技术分别于300、400、500℃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吸附剂(BC300、BC400、BC500),研究其去除水中苯酚的效果。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制备温度明显影响其对苯酚的吸附效果,3种温度制备的生物炭对苯酚的吸附能力表现为BC500BC400BC300。苯酚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时间等因素均影响吸附效果。45℃下苯酚初始浓度为20mg/L时,BC500对苯酚的去除率最高,达92.1%,生物炭对苯酚的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式和Freundlich模式。探明了沙棘籽制备生物炭吸附剂及其去除苯酚的最适条件,可为沙棘籽应用于苯酚等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在前期工作中通过分子改造提高了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α-淀粉酶在高温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同时改良了催化效率。为了实现α-淀粉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胞外高效表达,作者尝试采用共表达嗜热放线菌(Thermobifida fusca)角质酶来增强大肠杆菌膜透性,同时优化诱导策略以提高重组α-淀粉酶的胞外表达。首先构建了能同时表达角质酶和α-淀粉酶的工程菌BL21(DE3)/pETDuet-amy-cutinase,并将此菌株与能单独表达α-淀粉酶的工程菌BL21(DE3)/pET-20b-amy进行摇瓶和3 L发酵罐的产酶发酵对比。结果显示,共表达菌株在胞外产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进一步对共表达菌株的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在32℃、诱导剂为0.15μmol/L IPTG与0.5 g/(L·h)乳糖条件下,发酵32 h后胞外α-淀粉酶最高酶活力可达6.05×10~4U/m L,是单表达菌株摇瓶发酵水平的28.3倍。此时胞外重组α-淀粉酶质量浓度为8.92 g/L,重组蛋白质的分泌效率为93.2%。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