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52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44篇
能源动力   5篇
水利工程   7篇
无线电   1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71.
电磁瘘容性要求是移动通信网组织规划中一个很重要的网路性能指标。本文重点研究了保证平面移动通信网中内部电磁瘘容的网路理想拓扑结构,分析研究了在电磁兼容要求下的应如何考虑对路区群频道组数n和网格模数M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2.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活动在高校日益普及,通过对网络教学环境中教育信息的处理得到的各类教学反馈信息能为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提供科学有效地指导作用,本文在研究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育信息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间件技术重点探讨了数学处理方法在网络平台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73.
一种新型超宽带微带折线环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型折线环形超宽带天线的设计,该天线结构类似一般的宽缝隙天线,不同的是采用了折线环结构进行设计。通过采用折线环结构不仅可以获得宽带工作特性,还能实现尺寸缩减。通过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研究了天线的输入反射特性与辐射特性。计算与实测结果表明,该超宽带天线具有超过4:1的工作带宽以及良好、稳定的全向辐射特性,具有很好的理论参考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4.
在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中,文章提出了水泥材料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设计思路。对其教学效果的分析显示,采用综合性实验不仅能够实现预设课程目标,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发其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5.
伪波束法研究超宽带室内信道的功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罗全  姬国庆  朱洪波 《微波学报》2006,22(3):62-65,70
针对超宽带(UWB)信号的传输特点,以及超宽带信道与窄带信道间的区别,基于传播环境的几何描述,使用伪波束法建立了UWB多径信道有约束的布朗桥模型(BBBM)。根据UWB室内多径信道接收功率的遍历性假设,利用得到的多径信道模型计算室内UWB通信系统的功率分布。对三个典型环境下不同路径的UWB室内信号功率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基于伪波束法的UWB室内信道BBBM模型是正确的,使用BBBM模型可以分析UWB通信系统在室内环境的功率覆盖。  相似文献   
176.
一、荷载引起的裂缝 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原因有: 1.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全系数不够。结构设计时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设计断面不足;钢筋设置偏少或布置错误;结构刚度不足;构造处理不当:设计图纸交代不清等。  相似文献   
177.
介绍一种以80C31单片机为核心的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综合自动化的设计。从硬件的配置和软件的设计方面,具体阐述用单片机来模拟下位机是怎样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讯,以及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讯。图5幅。  相似文献   
178.
179.
180.
城市微区角度色散移动信道特性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微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无线电信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特征就是多径传播环境结构所造成的电波入射角度色散。这种现象是移动台在随机游走过程中,由于周围随机分布的复杂建筑结构和随机变化的人为及自然环境使得经过等效反射路径到达接收机的电波入射角度随着移动速度而产生的其分布不断变化的任意扩散结果。因此角度色散信道是在多普勒效应的作用下伴随着频率色散而出现的,而对其信道特性进行研究的关键就是了解各种传播环境下的电波入射角分布结构。本文在研究角度色散信道传播特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用代表其信道物理量的特征参数表示任意传播信道电波入射角分布的一般结构模型,并根据这种入射角分布模型来研究和分析在不同城市环境中移动无线电多径色散信道的信号传播特性,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的电波入射角角度分布对信道传播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