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199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541.
随着风、光渗透率不断提高,其多重时序波动与不确定性给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工作带来了挑战。为提高主动配电网应对不确定性扰动的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综合承载力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首先,从主动配电网资源充裕度和运行安全性两方面提出了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然后,计及多种主动管理资源的协调调度,构建了考虑综合承载力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其次,引入图论“破圈法”对网架编码策略进行改进,并采用混合编码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基于改进IEEE 33系统设计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2.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闭式内可逆回热布雷顿热电冷联产装置模型,导出了装置无量纲(火用)输出率和效率的解析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回热器热导率对(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的影响,发现存在临界压比,同时优化了压比,研究了热电比、制冷和供热温度等设计参数对最优(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以及相应最佳压比的影响,发现最优(火用)输出率时的设计压比要大于最优(火用)效率时的设计压比,最优(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均随冷用户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别存在最佳的热用户温度使(火用)输出率和(火用)效率取得最大值,热用户温度对装置最优(火用)性能的影响比冷用户温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43.
建立了钢铁厂燃用高炉煤气的简单循环燃气轮机装置模型,根据经典热力学和燃气轮机循环理论编制了循环热力性能计算程序,计算了循环功率和效率随压比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存在不同压比分别使循环功率和效率达到最大值,提高涡轮进口燃气温度和降低煤气压缩机进口温度有利于提高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544.
基于构形理论,以板坯热损失率、表面温度梯度、矫直点表面温度、表面极限温度和液芯长度组成的惩罚函数为优化目标,在二冷总供水流量一定的条件下对板坯连铸凝固传热过程进行优化,得到二冷区各区段最佳水量分配比,分析水量分配比、二冷总供水流量和拉坯速度对复合函数(板坯热损失率和表面温度梯度的线性加权函数)、热损失率目标、表面温度梯度目标和板坯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初始水量分配比结果相比,水量分配比优化后的复合函数、热损失率目标和表面温度梯度目标分别降低35.04%,2.14%和59.48%;优化后的二冷区出口温度和空冷区末端温度分别提高6.79%和1.59%。最佳水量分配比方案在提高板坯蓄能的同时也提高了板坯的质量。  相似文献   
545.
对我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某钢厂3台烧结机为例,在利用冷却机高温段废气通过余热锅炉进行蒸汽发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冷却机中温段废气用于热风烧结或点火炉助燃空气,烧结机尾烟气用于吸收式制冷,从制冷机出来的废气和冷却机低温段废气用于预热烧结混合料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每年可节约标煤22万t,CO2减排54万t。  相似文献   
546.
对高低温热源均为有限热源、工质与高温热源间辐射传热、工质与低温热源间线性传热的多级连续卡诺热机系统最大输出功的最优温度曲线进行了研究,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和"伪线性传热"模型得出了其最优温度曲线为驱动流体温度随流速和过程时间成单调递减变化,求出了其最大输出功,并与低温热源为无限热源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47.
针对规格尺寸扩大带来的球扁钢截面性能不均匀问题,利用静态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和ANSYS有限元多场耦合模拟相结合方法对V-N微合金化设计大规格球扁钢进行了性能预测。同时利用透射电镜、相分析等试验技术对球头和腹板的强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V-N微合金化设计18#不对称球扁钢全截面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冷却过程中球头的冷速比腹板冷速慢2℃/s左右,170 s达到最大温差104.6℃,球头和腹板晶粒尺寸差异2.7μm,硬度差异20 HV5。球头较长的高温停留时间使得V(C,N)析出量比腹板更多,析出尺寸更细小。同对比球扁钢相比,采用V-N微合金化设计的试验球扁钢屈服强度提高55~78 MPa,球头与腹板差异从22 MPa减少至1 MPa,显著改善了球扁钢截面均匀性。  相似文献   
548.
阐述了热经济学的思路,针对舰用燃气轮机的热力学模型,建立了燃气轮机的热经济学模型,并讨论了燃气轮机购置费用的估算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舰用燃气轮机的总费用率存在一个最小值,且燃料的市场价格、动力装置的年运行时数对装置的总费用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49.
在全球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为顺应国际市场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对船舶材料的规格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船舶主要型材的球扁钢,原有的成分设计已满足不了现有大规格的强度、韧性和截面均匀性等要求。为满足行业需求,研发了一种高强韧性、截面均匀性良好的18号不对称球扁钢,并采用热轧+回火工艺替代热轧+调质工艺以降低成本。试验钢为3种不同C、N成分设计的V-N微合金化钢,经工业生产成热轧态后进行实验室回火和检测。通过透射电镜、相分析等材料表征手段和力学性能检测对3种试验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不同C、N含量球扁钢热轧态和回火态球头和腹板部位的强度和低温韧性,并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各强化增量值。结果表明,热轧态球扁钢球头和腹板显微组织均含有多边形铁素体(PF)、珠光体(P)和粒状贝氏体(GB)。PF和P的微观结构组合提供了更好的低温韧性,而GB使试验钢韧性降低。经680℃回火2 h后,3种试验钢能在保证强度损失较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韧性。尤其是低碳高氮钢,由于细小的晶粒尺寸和V(C,N)析出相尺寸,使得低碳高氮钢球头和腹板的屈服强度为560 MPa左右,截面均匀性进一步提高;且由于大角度晶界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