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69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45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66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51.
本文以重型汽车车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用实车实验的方法对车架进行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分析,获得其敏感位置的强度分析结果:其次,通过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对典型工况的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较为全面的车架强度分析结果:最后,通过与实车实验的对比,验证该有限元模型。经过计算分析表明,文中所涉及的建模和分析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有限元方法为车架的强度分析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52.
李京 《硅谷》2014,(14):159-159
传统中波发射面临挑战。目前,在美国,一些中波台因为没有可行的盈利方式,以至于中波发射台都在为生存而努力。与调频和数字广播相比,中波发射具有很多优点:低廉的发射成本和广大的覆盖范围。文章分析研究模拟中波发射和数字中波发射两个系统的差异,寻找使中波发射业务能够存活并且健康的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53.
桂林漆器作为广西唯一传承至今的漆器,是桂林市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和研究价值.调查研究发现,桂林漆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新生代力量的延续、缺乏创新、技术更新滞后、市场定位不明、实用性不强等.而传承发展漆器,要借鉴前人经验;利用网络技术,创建漆器品牌;关注年轻人的兴趣,融入时代元素等.  相似文献   
654.
番茄和胡萝卜中类胡萝卜素的C30与C18HPLC分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胡萝卜素的分离水平,在相同的HPLC条件下比较了C30与C18柱对番茄和胡萝卜中类胡萝卜素的分离情况.比较的色谱条件为C30固定相YMCTM Carotenoid S-5柱(YMC,250 mm×4.6 mm,5μl);C18固定相DIAMONSILTM柱(Dikma Technologies,250 mm×4.6 mm,5 μl);流动相A乙腈+水=9+1;流动相B乙酸乙酯;线性梯度洗脱在前15 min内,B由0%增为100%,随后,B保持10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450 nm,进样量为20μl,室温.从二者色谱图的比较可以看出,C30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在分离几何异构体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可有效分离成分复杂、多样、结构相似的不合氧类胡萝卜素顺反异构体.可以认为,C30柱在分析食品中类胡萝卜素组分的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5.
本文以山药和大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大米和山药分别进行打浆、糊化、液化等工艺,研制出山药大米复合饮料。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根据感官评分标准确定了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方和最佳提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复合护色剂的配方为:0.05%CA+0.05%Vc+0.15%Na Cl(质量分数);磨浆的最佳工艺为:山药∶水(质量比)=1∶6,大米∶水(质量比)=1∶9。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根据感官评定得出山药大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采用α-淀粉酶酶解大米和山药浆液的最佳条件分别为:山药的淀粉酶添加量为0.005%,p H为6.0,温度为60℃,液化时间为40min;大米的淀粉酶添加量为3%,p H为6.0,温度为60℃,液化时间为60min;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山药汁∶大米汁=1∶2,蔗糖6%,柠檬酸0.18%。最终确定产品的最佳稳定剂配方为:酸性羟甲基纤维素(酸性CMC)0.10%与黄原胶0.10%构成的复合稳定剂。  相似文献   
656.
房山油脂厂主要生产食用豆油。1985年,从英国西蒙罗斯堂斯引进全套大豆浸出炼油生产线,年耗水60万 m~3,是我区耗水重点户。厂生产用水每日1650m~3,其中仅380m~3的水可循环使用,大量废水直排厂外9000m~3的南坑池内,常因池水外溢影响农田操作和公路运输。同时工厂的供水与排水系统不合理,造成超计划用水。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厂内现有的两眼机井已保证不了生产用水;另一方面大量废水直排,水资源浪费严重,从而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搞好节水改造工作,经厂长办公会研究,专门抽出技术副厂长,亲自抓该项总投  相似文献   
657.
在我国面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环境根本好转双目标的背景下,重庆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有责任有义务率先实现减污降碳,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CO2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过程复杂,涉及要素众多,因而有必要明确影响两者排放的关键因素,为重庆市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对数均值除法指数模型(LMDI)为基础构建出扩展的LMDI-CO2模型和LMDI-AP模型,并以2011-2020年重庆市CO2排放和工业SO2排放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定量评估各因素对重庆市CO2和工业SO2排放变化的影响效果。同时,根据重庆市经济社会、能源环境历史发展情况挖掘各因素的影响机制,归纳协同减排的关键因子,探究出重庆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机制。结果显示,2011-2020年,经济发展效应是推动重庆市CO2排放增加的首要因素,贡献率达245.59%;能源强度效应对CO2减排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210.51%;此外,产业结构优化也为CO2减排做出贡献。工业经济发展是推动重庆工业SO2排放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64.47%;其他因素均为SO2减排做出贡献,其中能源强度和结构效应贡献率分别为-42.65%和-6.31%。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重庆市CO2和污染物减排的压力将会增大,“高碳化”能源结构制约着两者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对实现“双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降低能源强度、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未来重庆市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58.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变形态及不同温度退火的Cu-Nb复合线材的微观组织与织构演变,并利用纳米压痕研究了线材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400-500 ℃退火时,Nb芯丝开始发生球化,纳米尺度Cu基体开始再结晶。退火后线材织构并没有明显变化,始终保持很强的平行于拉拔方向的<111>Cu//<110>Nb丝织构。分别用复合材料混合法则和约束层滑移(Confined layer slip, CLS)模型对纳米硬度值进行拟合。Nb芯丝球化前线材硬度可以通过约束层滑移模型拟合,退火温度超过800 ℃时硬度则符合复合材料混合定律。  相似文献   
659.
为探究软弱夹层在雨水反复作用下的剪切蠕变特性,以西南地区二叠系炭质页岩软弱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渗透水/气压循环剪切试验系统,开展了渗透水/气压循环剪切蠕变试验,分析了软弱夹层的剪切蠕变特性和长期强度劣化机理,并建立了考虑Weibull分布的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1)软弱夹层具有明显的蠕变特性,随渗透水/气压循环次数的增加,破坏前剪切变形逐渐增大,破坏时呈现出韧性与脆性两种不同的破坏形式;2)随渗透水/气压循环次数的增加,软弱夹层的劣化程度呈增大趋势,但最终趋于一定值,其劣化程度可用函数Di=0.7717×[1-exp(- 0.1n)]来表示;3)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基于Weibull分布理论的损伤黏塑性元件,构建了渗透水/气压循环蠕变损伤模型,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软弱夹层蠕变的三阶段。研究成果对含软弱夹层的高陡边坡长期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0.
地下水作为流域水循环的重要部分,在稳定区域水资源、维系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实现地下水“预报精准化、预警实时化、预演实景化、预案实地化”的目标,使能地下水智慧业务应用及管理,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提出智慧地下水体系的概念。通过依托地下水数据底板、知识平台,构建地下水数值模型,分析研究区地下水数字流场,预测预报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动态特征;通过制定分区分时段地下水水位水量控制阈值,建立地下水超采预警机制;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的地下水动态过程进行预演,并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制定地下水应急场景下的预案。构建的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地下水体系,可为地下水的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