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加热冷却设备呈现出向微型化方向发展的态势.微加工工艺的发展给微通道内换热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基于对我国家用空调器产品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执行新能效标准后空调换热器采用新型强化传热技术的潜在需求.制冷剂在微细管内凝结和沸腾传热已有研究成果显示,家用空调器采用微细尺度强化传热技术,可以使换热器趋于紧凑、高效,从而使空调器满足新能效标准的要求.主要讨论蒸发器空气侧表面物件对冷凝液的影响,从而得到不同物性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2.
张立勇  李俊明  王华俊 《土工基础》2011,25(4):40-43,72
西南某高边坡位于317国道都(江堰)汶(川)路段,岷江右岸,距汶川县城约3 km.该边坡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局部破坏,影响到都汶公路的安全使用.通过物理模拟试验对该边坡在强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进行研究和分析,最后得出该模型边坡表面对振动的反应比模型底部和内部有明显的放大现象,一般情况下反应的强度随边坡高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加剧.该边坡在强震作用下的破坏类型为滑塌式,表现为在滑动中滑体呈碎块状和碎屑状,边坡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为滑移一拉裂型.  相似文献   
93.
空调器用换热器的表面处理--亲水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平  文超  马贞俊  李俊明 《流体机械》2003,31(Z1):261-264
介绍了亲水膜的分类和亲水机理,对比分析了空调器用换热器有无亲水膜时,其能效比、临界风速和接触角等性能指标,同时还介绍了亲水膜技术在抑制结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换热器表面采用亲水膜技术后,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器的性能;亲水涂料对蒸发器的结霜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
雷俊勇  李辉  李俊明 《暖通空调》2012,42(4):104-107
基于气动噪声分析理论,建立了物理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窗缝进风速度下窗体及室内空间的噪声声功率级分布。结果表明,对于典型的窗体结构,风速小于5m/s时进气噪声可忽略;风速大于20m/s时,会在射流流动分离区附近(包括上游)产生声功率级大于60dB的噪声源,在下游较宽广区域产生大于40dB的气动噪声声源;风速大于30m/s时,会在下游宽广区域产生大于60dB的气动噪声源,局部噪声接近80dB;对窗户进行一定改造,可消除噪声。  相似文献   
95.
综述了近年来这种空调系统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系统各主要部件(压缩机、换热器和节流机构)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的发展趋向。已有的研究表明,系统的COP存在最大值,而且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几乎呈正比关系;气体冷却器的出口温度和压缩机的效率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安装内部换热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在高压侧压力不高时;当高压侧压力较高时,与气体冷却器和压缩机相比,吸气换热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96.
刘纳  李俊明 《化工学报》2014,65(11):4246-4253
采用VOF模型对R32在内径为1 mm水平圆管内的凝结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圆管进口饱和蒸气和壁面温度分别为40℃和30℃.假设气相为湍流、液相为层流,考虑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影响,模拟分析了干度、液膜厚度和轴向速度沿管长的变化.结果表明,沿管轴向顶部液膜先增厚后基本保持不变,管底部液膜持续增厚.表明当量直径在1 mm时重力作用仍不可忽略.传热系数的模拟值随干度的增大而增大;与实验结果相比,模拟值小于实验值,但二者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97.
微小矩形通道内气体层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贴壁层概念和已经求得的贴壁层内气体热导率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数值求解了微小矩形通道内气体层流已充分发展时 ,在壁面等热流边界条件下的温度分布和换热 ,得到了矩形微通道在不同截面长宽比 ζ和不同Knudsen数下的量纲一的温度分布和 Nu 值 ,并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98.
水平微圆管内R22和R410a凝结换热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410a是被广泛看好的一种R22替代物,研究R410a的凝结换热特性对于开发适用此类制冷工质的凝结换热设备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微细尺度凝结换热试验台,测量了饱和温度为40 ℃、质量流速为200~1 000 kg/ (m2·s)、干度为0.2~0.8条件下R22和R410a在内径为0.941 mm不锈钢圆管内的凝结换热系数,分析了质量流速和干度对凝结换热的影响,并把试验数据与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大管道的SHAH(1979)和AKERS(1959)关联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凝结换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和干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高干度区更加明显,表明在高干度区切应力的作用增强;两个关联式均不能准确预测试验数据,最大偏差超过60%;与R22相比,R410a的凝结换热系数在较低质量流速时低于R22,在中高质量流速时与R22相当.  相似文献   
99.
实验研究了R22在当量直径为0.952 mm的水平不锈钢矩形管内凝结的气液两相流动压降。实验时的饱和温度为40-50oC、质量流速为200-800 kg/m2 s、干度为0-1。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段的压降占总压降95%以上,而出口处流通断面扩张压降所占比例很小可以忽略。R22的压力梯度随质量流速和干度的增大而增大,在较高干度区增大趋势更加明显。随饱和温度的增大压降减小。与R22相比,相同实验工况下R152a的凝结压降小于R22的。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实验研究了R22在当量直径为0.952 mm水平不锈钢矩形管内的凝结换热过程。实验时的饱和温度为40~50℃、质量流速为200~800 kg/(m2 ? s)、干度为0~1。研究结果表明:R22的凝结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速和干度的增大而增大,在较高干度区增大趋势更加明显,随饱和温度的增大凝结换热系数减小。然后将实验结果与三种已有换热关联式进行了对比,在与R22相比时发现,在相同实验工况下R152a的凝结换热系数大于R22的凝结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