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14篇 |
化学工业 | 13篇 |
金属工艺 | 8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24篇 |
矿业工程 | 22篇 |
能源动力 | 7篇 |
轻工业 | 5篇 |
水利工程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无线电 | 1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8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2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地基试验场地位于是黄河以南Ⅲ阶地湿陷性黄土.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地段200m^2。根据场地勘察报告,场地地面标高为380.10m-380.35m,地基土主要由人工填土、第四纪冲洪积成因粘性土和砂性土组成,场地在15m揭露深度内土层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72.
73.
74.
以天然多糖魔芋葡苷聚糖(KGM)为材料,采用旋转膜乳化法结合化学交联法制备均一的魔芋葡苷聚糖凝胶微球,以3种不同粘度的12%(w) KGM水溶液为分散相(水相)、液体石蜡(LP):石油醚(PE)混合油相为连续相,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对KGM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及水相粘度、油相配比和膜管转速对KGM成球的影响. 结果表明,KGM水相粘度越高,相应的最佳油相粘度越低,最佳KGM水相粘度为1548 mPa×s,最佳油相体积比为LP:PE=5:1,最优膜管转速为400 r/min,利于KGM乳液稳定的乳化剂是4%(w) Span 80. 该条件下制得粒径约70 μm、粒径分布系数Span<1.0的均一KGM微球. 相似文献
75.
提出一种以两片TMS320F2812为核心的双DSP芯片并行处理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双DSP并行处理模块以及人机接口模块的设计。并在此硬件基础上,对两块DSP的任务做了分配,讨论了软件流程设计及C语言实现。 相似文献
76.
对不同基体的长纤维复合材料(GFRP)筋开展拉伸强度试验,借助SEM观察筋体各阶段受力下的细观结构,得到关于拉伸性能作用的结论。实验可知,乙烯基GFRP筋与不饱和聚酯基GFRP筋相比具有更优的材料复合结构和界面,乙烯基筋体裂纹扩展的受荷强度比不饱和聚酯基筋高;GFRP筋在荷载作用下先是基体材料的裂纹扩展或者少数纤维的断裂,随着基体达到极限强度,裂纹开始由局部扩展至较大范围,直到筋体表面;在荷载强度达到破坏荷载的80%以上时,筋体细观结构表现出纤维与基体明显的剥离,筋体破坏与纤维和基体之间的剥离有较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介绍了用于天文观测的球载X射线探测器自动跟踪及科学数据采集综合系统。该系统采用STD总线标准,通过多CPU并行工作方式,实现了基于GPS的对多个天体自动跟踪观测和科学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78.
粉体喷射搅拌水泥土桩(简称“喷粉桩”)加固软弱地基由于方法是国外二十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技术,该法主要是采用复合地基加固的方法加固低层建筑(8层以下)的地基,使其达到一定强度和刚度(满足变形要求)。该法具有:(1)工艺简单、配套设备少;(2)根据... 相似文献
79.
通过分析复合地基形成条件及桩土共同作用机理,探讨柔性垫层在复合地基中设置的必要性和调节作用,并通过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垫层的现场试验研究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在复合地基中,在桩顶与刚性基础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柔性垫层,可以调整桩土应力比,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能力,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从而为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0.
使用共沉淀法制备负载Cu催化剂。通过添加碱土金属Sr,对Cu催化剂进行了改性,以提高Cu催化剂在果糖加氢制备甘露醇过程中的活性和选择性。采用ICP-MS、TEM、XRD、H2-TPR、XPS和CO2-TPD等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Sr的添加能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活性组分Cu的分散,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并且增加了催化剂的碱性,使果糖优先形成β-呋喃糖中间体,从而提高了甘露醇的选择性。在果糖浓度为1.1 mol·L-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6%、反应温度为373 K、反应氢压为4.0 MPa、Cu/Sr原子比为7∶1的反应条件下,果糖转化率为99%,甘露醇的选择性为79%。催化剂循环使用了20次,其催化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