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46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62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李治  薛天琦  原小兰  张毅  钱凯 《振动与冲击》2023,(6):115-125+179
本文通过角柱失效下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空间梁-柱子结构的Pushdown加载试验及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不等跨RC空间梁-柱子结构在角柱失效工况下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进行研究。基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不等跨RC空间梁-柱子结构的抗力机制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探究了角柱上部水平约束、角柱节点配箍率和空间效应对不等跨RC空间梁-柱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角柱失效工况下的不等跨RC空间梁-柱子结构不能有效发展悬链线机制而主要依靠梁机制抵抗倒塌,且空腹机制抗力的贡献不可忽略。角柱上部水平约束的增强,会提高第一峰值荷载,但是同时会导致角柱节点承受更高的剪应力从而提早发生剪切破坏。角柱节点配置一定量箍筋后会延迟和减轻角柱节点发生剪切破坏,从而提高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对于角柱失效工况,空间效应不能通过简单叠加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抗力进行计算,因为空间效应三维剪应力作用会加速角柱节点发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382.
袁力  李治 《粘接》2023,(6):123-126
鉴于材料表面容易出现各类有害菌,导致材料被腐蚀,而且这些有害菌大量繁殖还会进一步威胁环境安全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研究借助于诸多反应完成基于季铵化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接枝的琼脂糖(Agr-g-QPDMAEMA)抗菌剂制备,并对其抗菌性加以分析。借助于四苯乙烯(TPE)与抗菌多肽衍生物共同进行“硫醇-烯烃”加成反应,从而完成TPE-AMP抗菌剂制备。这种抗菌剂能够实现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在接触细菌之后,荧光信号就会产生改变,这样就能从微观层面展现该抗菌剂与细菌膜的作用,从而对其抗菌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83.
针对热刺激下熔铸炸药点火时基体炸药已处于熔融液化状态,反应产生的高温气体以气泡云形式在液态炸药中扩展和反应的物理特性,考虑燃烧气泡云尺度分布和激活发展机制,建立了熔铸炸药点火后燃烧气泡云反应演化调控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炸药本征燃烧速率、壳体约束强度、装药结构尺寸、预留空气隙体积、泄压孔面积等对装药反应演化过程和终态反应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壳体约束强度和装药尺寸增加,装药自增强燃烧速度增长越快,装药反应烈度增大;通过泄压孔结构冲开阈值和泄压孔面积的匹配设计,实现装药反应烈度控制,在本研究装药条件下,泄压孔面积占壳体总面积达8.6‰时可控制装药反应烈度为燃烧,为装药热安全性设计和烈度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4.
基于微界面强化技术,以混合柴油为原料,在催化剂装填量为2 L的上行式固定床装置上开展了柴油加氢精制中试研究。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V(氢)/V(油)和空速等工艺参数及不同类型催化剂对微界面强化柴油加氢精制脱硫脱氮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工艺条件考察范围内微界面强化加氢脱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上行式反应器,随着生成油中w(硫)的降低,2者差异程度缩小。以w(硫)为1.58%的混合柴油为原料,采用HRC-1催化剂,与常规上行床柴油加氢相比,脱硫率为99.75%时,微界面强化加氢的反应压力可降低3 MPa以上;在反应压力高于5.0 MPa时,微界面强化加氢脱氮率大于98.2%。以w(硫)为1.02%的混合柴油为原料,采用HRC-2和HRC-3级配催化剂,在空速为0.8 h-1、反应压力5.7 MPa、反应温度365℃的条件下,V(氢)/V(油)≥500时,微界面强化加氢生成油中w(硫)等主要指标均可满足国Ⅵ柴油标准要求。该工艺可为中低压下微界面强化混合柴油加氢工业放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5.
为解决高功率裸芯片的散热问题,本文在功率模块腔体上设计了一种自循环一体化微流道散热系统,并对有无微流道、平直流道以及交联流道的散热特性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有微流道的裸芯片散热特性优于无微流道,有交联流道的裸芯片散热特性优于具有平直流道;将裸芯片共晶焊接到金刚石热沉,再将热沉共晶焊接到功率模块腔体,裸芯片到功率模块腔体之间的传导热阻降至传统工艺热阻的1/360~1/280;仿真与实验能够相互验证,最大偏差仅为7.16%。该微流道系统具有较强的散热能力,可解决环境温度为70℃,热流密度为320 W/cm2时的裸芯片散热问题。  相似文献   
386.
为有效解决抑尘剂在露天使用过程中易受大气降水侵蚀而导致有效组分流失、有效抑尘作用时间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孔材料的抑尘组分缓释性能的研发思路,确定了抑尘组分吸附率和缓释率的性能评估指标,并设计了对应的室内标准测试方法。采用尼龙滤布包裹30~40目粒径的多孔材料20 g,在质量浓度0.5%的聚丙烯酰胺(PAM)溶液中完全浸泡90 min后取出进行干燥,将多孔材料吸附溶质质量占总溶质质量的百分比作为吸附率;将吸附溶质的多孔材料完全浸泡在纯水中10 min后取出进行干燥,将溶解到水中溶质的质量占总吸附溶质质量的比值作为缓释率。选用活性炭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孔材料的抑尘剂组分具有吸附和缓释功能,选用的吸附率、缓释率测试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合理可行,所构建的标准测试试验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试验测试结果反映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抑尘剂吸附和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387.
以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蓝天盾构区间为例,论证其双向始发工序在安全和功效方面存在的风险和问题,结合中间风井主体结构研究优化始发方案,采用盾构井整体对角始发;阐述整体始发掘进分阶段采取的措施及功效,实现了大直径盾构中间风井双向快速、安全始发。  相似文献   
388.
航空电缆作为航空装备电气系统能量传输通道,敷设广、占比高。然而,由于线缆铺设环境特殊、距离长,不便于检测与检修,绝缘状态无法及时监测,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巨大损失。随着多电/全电飞机的发展,航空电气系统对线缆的绝缘性能与结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该文从绝缘性能、电导率分析、绝缘老化特性、局部放电检测、航空电弧检测与识别等5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适用于航空线缆绝缘缺陷检测、老化特性、多参量表征、选型改进等方案。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多电飞机电压等级提升、功率增加、低碳排放的发展趋势,指出航空线缆绝缘方面的主要威胁、挑战和发展趋势,为后续航空线缆乃至多电飞机的优化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9.
为研究爆炸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板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动力效应进行研究,并对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筋率和跨高比等参数进行拓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瞬间去柱模拟爆炸去柱会造成结构残余承载力和结构局部损伤程度偏保守或者偏高的后果。混凝土强度对结构的动力效应影响显著,当混凝土强度大于C40时,结构的压膜及压拱机制已足够阻止连续倒塌的发生。配筋率的提高对压拱机制抗力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悬链线机制的抗力。跨高比对结构抗力机制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降低跨高比可以提高结构压拱和压膜机制抗力,但是对悬链线机制抗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90.
控制长距离大直径成型隧道壁后注浆质量,防止掘进中发生喷涌、管片上浮、破损、错台是保证成型管片质量的一项技术难题。采用新型同步双液浆(水泥浆和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混合物),有效提高了浆液的粘稠度,使浆液成为塑性体或固体,缩短了浆液初凝时间,大幅度减小了地下水对浆液的稀释量,有效填充了壁后空隙,从而减小管片的上浮量,保证了成型隧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