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篇 |
综合类 | 10篇 |
化学工业 | 24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5篇 |
建筑科学 | 15篇 |
矿业工程 | 9篇 |
轻工业 | 14篇 |
水利工程 | 6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无线电 | 1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6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研究通信信号调制方式和准确识别技术问题,是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征参数的调制方式识别方法主要分为特征参数提取和分类识别两个部分.在特征参数的调制识别方法的基础上,针对BPSK信号的特点,采用上述方法对BPSK信号进行调制识别,并在不同参数条件下通过仿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特征参数的调制方式识别方法能在不同参数条件下准确识别出BPSK信号,提高了低信噪比条件下BPSK信号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92.
高精度的人脸关键点定位的神经网络模型受到硬件运算能力与存储空间等计算资源的限制,无法应用到许多嵌入式设备以及移动终端中.为了降低网络模型的运算规模,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结构,提出一种轻量级的人脸关键点定位算法.该算法在双向金字塔特征融合的基础上,增加了跨层级的特征融合路径,并对跨层级的特征进行带权融合,以充分利用backbone网络提取的有限特征.该网络模型只有10.1 MB,且在单个的NVIDIA RTX 2070 SUPER的GPU上运行,每个图像推断时间为0.147 s,806.61 M浮点运算次数.此外,模型的参数数量为3.84 M,在300-W的公共测试集中取得了5.08%的normal mean error与0.12%的failure rate.实验数据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在运算规模上大幅减小,可以移植到嵌入式设备中进行人脸关键点识别.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97.
针对西鞍山铁矿辅助井开挖诱致井筒围岩变形破坏问题,以700~1 000 m深度范围辅助井掘进为依托,运用FLAC3D有限差分模拟软件对竖井开挖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阐明了不同深度辅助井开挖诱致井筒围岩变形破坏演化特征,揭示了辅助井掘进过程井筒掘进工作面支护效应下围岩应力及位移释放规律,分析获得了辅助井掘进诱致井筒围岩弹性应变能积聚、迁移与释放演化机理。研究表明:在辅助井开挖过程中,井筒围岩塑性区破坏方式以剪切破坏为主,塑性区范围随着竖井掘进深部的增加不断增加,且最大主应力峰值位置位于井筒围岩弹、塑性区交界处;井筒围岩径向位移随深度呈线性增加,最大径向位移值为90.64 mm,且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围岩位移大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随着竖井掘进深度增加,井筒掘进工作面以上距其2 m位置井筒围岩应力释放率达到95%,且井筒围岩径向位移随距井筒掘进工作面距离增加呈非线性增加,并在距井筒掘进工作面24 m处径向位移达到最大;受开挖扰动影响,井筒围岩弹性应变能密度呈非线性增加,并根据岩爆判据预测竖井掘进至1 050 m处井筒围岩存在岩爆发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98.
增强现实近眼显示器是信息显示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传统近眼显示系统结构存在的视场与体积不能兼顾的瓶颈技术问题,超表面光学元件凭借其光场多维物理量的调控能力和平面集成化优势,为开发大视场轻薄紧凑化的近眼显示器提供了新思路。首先介绍了超表面光场调控原理,重点分析了基于超表面的多种增强现实近眼显示光学系统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基于超表面和自由曲面的光学系统设计方案、基于超表面的视网膜投影显示设计方案、基于超表面的光波导设计方案及全息显示设计方案等,讨论了超表面在增强现实近眼显示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100.
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但常规检测面积有限,难以完成大尺寸复合材料的缺陷检测。提出了一种投影辅助数字剪切散斑干涉大尺寸复合材料扫描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并利用辅助投影引入额外表面特征,通过分视场间投影图的单应性矩阵计算分视场间实物图和散斑干涉图的全局匹配和坐标统一,完成了投影图-实物图-干涉图的多视场扫描与匹配拼接,同时在单视场检测引入4f光路及超广角镜头扩大单次检测面积。实验结果表明:此扫描检测系统能够实现缺陷位置、尺寸较精确的测量,位置定位均方根误差为7.0 mm,尺寸测量误差的均方根值为4.9 mm。在1.2 m的工作距离下单次检测面积可达600 mm×500 mm,全局扫描检测面积高达3.5 m×4.0 m。此方法具备抗刚体位移干扰强,缺陷检测灵敏度高的优点,适合大尺寸高性能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