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轻工业 | 4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27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42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研制废放射源整备封装管,使整备后废放射源满足处置或者长期贮存要求,是废放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不同活度、不同核素的废放射源,设计制造了不同的封装管,并对其中的螺纹封装管进行了跌落性、抗冲击性、耐热性等一系列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封装管,满足封装废放射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43.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中,作为缓冲回填材料的膨润土应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为了解蒙脱石含量对膨润土膨胀行为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对不同蒙脱石含量膨润土的膨胀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成型膨润土膨胀行为的各项指标(轴向最大膨胀力和径向最大膨胀力)均随着蒙脱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呈线性关系。蒙脱石含量为70%时,径向、轴向最大膨胀力分别达到2.03 MPa和2.25 MPa,其比值为0.902。结果可为膨润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45.
为研究高温作用以及热作用时间对压实膨润土孔隙结构的影响,以高庙子天然钠基膨润土为研究对象,试样经90℃、150℃和170℃分别热作用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后,采用冻干法进行干燥,然后使用压汞仪测试其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集合体间的孔隙随着老化温度的增加有变大的趋势;集合体间孔隙体积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减小了6.47%~22.38%;集合体内孔隙的体积则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增大了6.47%~10.15%。热作用对膨润土孔隙结构的影响存在温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在地质处置中,应该充分考虑热作用对膨润土微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随着优质石蜡基原油资源减少,传统“老三套”工艺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质量变差、黏度指数偏低,有些已经不能满足Ⅰ类基础油标准的要求。但由于石蜡市场较为稳定,企业为维持石蜡产品的生产,因而低黏度指数基础油仍保持有相当的产量。为了有效利用这部分低黏度指数基础油,开发了以低黏度指数基础油为原料加氢转化生产高档SBS橡胶增塑剂的技术,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氢预精制-蒸馏分离-加氢补充精制工艺流程生产的橡胶增塑剂产品,经紫外光照射试验后色度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耐黄变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7.
在微反实验装置上分别考察了以一维十元环孔道结构的分子筛ZIP-1和BCM-168为酸性组分制备的加氢异构催化剂对正十六烷异构行为的影响规律;以费 托合成蜡为原料,在中型试验装置上对微反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转化率下,以BCM-168作为酸性组分的催化剂异构选择性较好,异构烃收率较高,且在单支链异构体中,甲基支链更多地位于碳链中部。催化剂的孔径和酸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差异的原因,较大的孔径有利于形成多支链异构烃;弱酸性使得高转化率下的裂化作用相对较弱,有效提高了异构烃收率和选择性。中型试验结果对微反实验的结论进行了证实,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在以BCM-168分子筛为酸性组分制备的催化剂作用下基础油产品收率更高。 相似文献
48.
49.
“油气运移动态富集”概念及其在塔里木台盆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油气运移动态富集"概念,用初次富集、二次富集和再次富集描述动态充注条件,分4个层次研究.塔里木台盆区(塔中隆起、塔北隆起和巴楚隆起)特殊石油地质问题要点是:①控制古生界烃源岩品质、生烃母质丰度的因素是有利沉积相带分布;②存在古隆起发育事件、深埋事件和热事件,导致寒武系-奥陶系有效烃源岩局限于一些特定地区,须从烃源岩动态演化的角度分析油源条件.③沉积、构造多旋回规律性迁移造成多含油气系统叠合.塔中地区可划分4个运聚成藏阶段:①中奥陶世-早志留世下构造层形成自生自储内幕原生油气藏与破坏散失并存阶段,油气动态富集明显受古隆起控制;②中志留世-二叠纪再次运移形成沥青砂为主阶段,隆起西部倾没端是有利运聚成藏区带;③二叠纪-第三纪运聚充注成藏为主阶段,塔中10构造带和塔中1号断裂构造带是有利运聚成藏区带,主分隔槽(北翼鼻隆与中央断垒交汇带)以南因无油源条件而无成藏条件;④晚第三纪以来油气藏调整为主阶段.塔中地区下构造层关键评价要素是古油气藏保存条件和有无晚期油气补充条件,特别应注意位于有利油气汇聚区的岩性圈闭.提出塔中地区勘探部署建议,认为要建立以"动态"思想贯穿始终的研究体系及勘探模式. 相似文献
50.
塔里木盆地多旋回构造演化与复合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塔里木克拉通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了塔里木叠合盆地的形成及石油地质条件和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进而决定了油气的分布和资源潜力。受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演化控制,塔里木盆地经历了3个伸展-聚敛旋回、6个演化阶段,发育了多期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其间还发生了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末期、印支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晚期6次规模较大的构造运动,使先前形成的盆地遭受隆升、剥蚀、褶皱、断裂等改造作用。经历多旋回构造演化形成的塔里木叠合盆地,具有发育多套烃源岩和多个生烃灶,有多类储集层和多套储盖组合,多期生烃与成藏及多期调整、改造乃至破坏等油气地质特征。按照生烃灶分布及其所形成的油气藏关系,可以划分出10个复合含油气系统。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有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3个关键时刻,不同关键时刻油气系统内的油气分布受有效生烃灶和古隆起匹配关系控制,多期油气系统叠加最终控制油气的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