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9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研究开发一种具有单面疏水性能的聚乙烯醇薄膜材料作为包装材料。方法 将质量分数为12%、醇解度为88%的PVA溶液与质量分数为5%的纳米SiO2溶液按体积比为1∶1混合并加热搅拌,通过流延干燥的方式制备PVA-SiO2薄膜。然后分别用体积分数为2.5%,5%,7.5%的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FAS)-乙醇溶液以浸泡方式修饰薄膜的其中一面,并通过溶解性测试、接触角测试、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测试(ATR-FTIR)等方法表征改性结果。结果 结果表明薄膜单面疏水性得到改善,改性后的薄膜在水中的溶解时间增加,且接触角均在120°以上,表明FAS起到了降低表面能的作用;FE-SEM结果显示,Si元素含量对薄膜的疏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ATR-FTIR显示,FAS改性成功将氟原子引入到薄膜表面,且增加了硅原子的数量。其中用质量分数为5%的FAS-乙醇溶液修饰后的薄膜疏水性最好,接触角达到了126.21°。结论 与未改性薄膜相比,经FAS单面疏水改性的PVA-SiO2薄膜疏水性能得到大大提高,拓宽了PVA薄膜材料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2.
为了制备环保型水性乳胶 ,采用正交实验法 ,以压缩剪切强度为考核指标 ,研究了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PAPI)交联聚乙烯醇 (PVA)胶水的反应。在表面活性剂OP 10作用下 ,在水基中用少量交联剂PAPI与PVA进行反应 ,制得了稳定的单组分白色乳胶。适宜反应条件为 :PVA的质量浓度 0 .13g/mL、PAPI的体积分数 0 .6 %、交联反应时间 75min、交联反应温度 2 0~ 30℃ ,粘合木材后的压缩剪切强度达 6 .6 2MPa。  相似文献   
23.
铊是一种剧毒的稀散元素,微量的铊即可对动植物产生危害.由于当代对含铊矿物开采以及铊化合物应用的增加,工业含铊废水成了铊向环境进行迁移和释放的重要途径,导致近年来铊中毒及铊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铊在工业废水中的含量较低,大多在微克到不超过10 mg· L-1的水平.但是铊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强,且有生物累积毒性,少量的铊即可对生...  相似文献   
24.
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灰色可变加权系数的组合预测模型。以组合预测模型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为优化为准则,建立最优的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的组合预测模型,计算不同时刻单项预测模型的最优加权系数。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可变加权系数进行预测,进而得到组合预测结果。算例表明,灰色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综合利用了各个单项预测模型的重要预测信息,预测误差远小于各单个模型的预测误差,精度更高,模型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25.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出B4Cp/ZM5和(SiCp B4Cp)/ZM5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显微组织观察显示,增强颗粒较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复合材料的硬度比基体ZM5镁合金有较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相比ZM5镁合金也有提高,其中(7.5?Cp 7.5%SiCp)/ZM5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相比基体合金ZM5提高了约49%.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要明显高于基体ZM5镁合金,ZM5镁合金的摩擦系数低于(7.5?Cp 7.5%SiCp)/ZM5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6.
根据DC/D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基于VISSIM建立了BUCK变换器的仿真模型,采用双滑模面控制方法,内环滑模面用于电流控制环,外环滑模面用于电压控制环,并将仿真结果与PI控制方式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了滑模控制的优越性,为研究BUCK变换器的滑模控制提供了新方法,也为进一步研究其它DC/DC变换器的滑模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7.
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时序可变加权系数的组合预测模型。以组合预测模型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为优化准则,建立最优的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的组合预测模型,计算不同时刻单项预测模型的最优加权系数。利用时间序列ARMA模型对可变加权系数进行预测,进而得到组合预测结果。算例表明,时序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综合利用了各个单项预测模型的重要预测信息,其预测误差远小于各单个模型的预测误差,预测精度更高,模型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28.
以脂肪酸、醇胺有机物以及有机酸酐等为原料, 经酰胺化、酯化和磺化合成了一类共3种新型捕收剂。通过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研究了其浮选性能。结果表明, 当3种捕收剂用量大于60 mg/L时, 在较广泛的pH范围内对钛铁矿的回收率均超过80%, 对钛辉石的回收率只有20%左右; 对于品位为20.54%的人工混合矿, 在不添加任何抑制剂的条件下一次粗选精矿品位为40%。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动电位测试手段研究了新型捕收剂在钛铁矿和钛辉石表面的作用机理。捕收剂在钛铁矿表面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 以化学吸附为主; 而捕收剂在钛辉石表面的吸附较弱, 从而可以实现钛铁矿和钛辉石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29.
针对孤岛检测中传统正反馈主动频移法的初始截断系数和反馈系数只能取固定值,导致的检测盲区大、检测时间长以及总谐波失真过高等问题,同时通过对主动频移法中施加的扰动量与公共耦合点电压频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带正反馈主动频移式孤岛检测方法。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对反馈系数进行模糊化处理,并对反馈量做出基于三次幂函数的变换,建立起新的截断系数。与传统正反馈主动频移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减小了检测盲区,缩短了检测时间,并且降低了总的谐波畸变率,提高了电能质量。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30.
以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四氧化三锰生产废水中的氨氮.结果表明,在初始pH=9、电流密度12 mA/cm2、氯离子质量浓度1.0 g/L、极板间距5.0 mm时,反应120 min后氨氮去除率达96.8%,处理后废水中氨氮及总氮质量浓度分别由220、223 mg/L降至7.04、7.03 mg/L.间歇进水时氨氮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