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2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62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37篇
建筑科学   50篇
矿业工程   5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4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振  袁志勇 《声学技术》2008,27(6):907-911
基于水下声信道的特性,分析了界面反射对信号检测和时延估计的影响,论证了直达声和海面一次反射声时延差的变化规律。根据两信号叠加的特点,对常规的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仿真验证,改进的方法可提高“边沿”信号的检测能力,避免时延估计值的“跳变”现象,有效减小多途影响。  相似文献   
82.
南海北部西沙海域发育大量的生物礁,活跃于整个新近纪,蕴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对西沙海域高精度地震数据及钻井数据的研究表明,早中新世时期,少量的生物礁初始发育于地势高点之上。至中中新世早期,生物礁进入了全面发育阶段,礁体类型众多,如点礁、台地边缘礁、塔礁等,广泛分布于西沙隆起西部的斜坡之上。在发育过程中,随着水体的加深,生物礁逐渐向隆起等地势高部位迁移。至中中新世晚期,进入衰退阶段,以马趾礁、台地边缘礁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西沙隆起之上。晚中新世以来,生物礁的发育进入了淹没阶段,并以垂向生长的环礁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西沙隆起之上的岛礁周缘。构造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为西沙海域新近纪生物礁发育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构造断裂产生的构造高点控制生物礁初始发育的位置,后期基底构造沉降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各个阶段,三级相对海平面周期性浮动也影响了生物礁旋回性的退积过程。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雪茄烟前、中、后3段烟气的差异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长城2号和蒙特4号两种雪茄烟分段烟气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合感官评价和气味贡献权重对雪茄烟香气特征进行研究,并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筛选雪茄烟中关键差异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抽吸过程中烟支变短、截留效果减弱,雪茄烟烟气中香气成分的数量和释放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在雪茄烟气味贡献权重中,随着抽吸的进行,长城2号的豆香和木香减弱、咖啡香增强,蒙特4号的豆香减弱、辛香增强,这些气味的权重变化与感官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长城2号中引起香气特征变化的有γ-己内酯、糠酸、苯乙酮、苯乙酸、2,6-二甲基吡嗪等12个关键差异香气成分,蒙特4号中引起香气特征变化的有雪松醇、2-甲基丁醛、4-乙烯基愈创木酚、愈创木酚、γ-壬内酯等11个关键差异香气成分。该研究结果反映了雪茄烟抽吸过程中烟气成分变化规律,并解释了抽吸过程中风味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
通过优化钛的吸氢工艺,成功制备了不同氢氘含量的氢/氘化钛样品;结合XRD分析,给出了钛吸氢前后的晶体结构变化。利用热脱附谱(TDS)技术,通过标准漏孔标定质谱仪的离子流信号强度,实现了钛中氢同位素脱附量的定量测定;TDS法测量结果与压力-体积法测量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小于6%。研究结果可为氢能、核能及核技术领域材料中氢同位素含量的准确测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5.
针对当前同时密集编码中接收方数量受限问题,通过引入n比特量子傅里叶变换,提出了具有多个接收方的非受控和受控同时密集编码协议。在非受控多方同时密集编码协议中,发送方在待传粒子上执行编码以及加锁操作,接收方只有联合执行解锁操作,才能同时获得最终的编码信息;在受控多方同时密集编码协议中,只有全体接收者在控制者的允许下通过协作才能完成信息的传输。通过对内部和外部攻击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同时密集编码协议的安全性。此外,所提出的方案中只使用Bell基测量,在实验条件下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86.
以Cu-0.5Cr和Cu-0.5Cr-0.1Ti-0.1Ag合金为实验材料,研究同时添加Ti和Ag元素对Cu-Cr系合金微观组织及力/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0.5Cr和Cu-0.5Cr-0.1Ti-0.1Ag两种合金在450 ℃×1 h退火时达到峰时效状态,且Ti和Ag元素的加入显著提高了Cu-Cr系合金的硬度,但导电性能有所降低。同时研究了两种合金的高温抗软化行为,发现软化过程伴随着晶粒回复和再结晶,Ti和Ag元素的添加提高了Cu-Cr系合金的再结晶活化能,延缓了软化过程中合金的再结晶过程,使得Cu-0.5Cr-0.1Ti-0.1Ag合金的抗软化温度比Cu-0.5Cr合金提高约25 °C。  相似文献   
87.
朋村-盘龙铅锌矿位于广西大瑶山西侧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南段,矿体产于下泥盆统上伦组白云岩和官桥组白云岩NE向层间挤压破碎带中,明显受层位、岩性、构造的联合控制,矿石中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和方铅矿等。对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有机质等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铅锌矿石的δ34S值为-1.51‰ ~10.23‰,δDSMOW为-40‰ ~-24‰,δ18OH2O为7‰ ~-1.78‰;矿石的ΣREE较低,为(3.565~12.43)×10-6;矿石及围岩的有机质含量为3.24%~10.21%。成矿物质来源以地层为主,部分可能来自深源岩浆,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渗入形成的地下含矿热卤水,矿物包裹体数据显示均一温度为90~230℃,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沉积-热卤水改造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陆续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发现了"龙旂"、"断桥"热液区,但目前国内对于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控矿因素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为现代海底新的热液区的寻找指明方向,通过对现代海底已经发现的典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进行控矿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受岩浆作用、断裂构造、海底地形、水深、洋中脊扩张速率、地质盖层、围岩类型、渗透性等多个因素的共同控制,其中,以深部岩浆活动和断裂构造控制最为重要。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探查海洋矿产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
大量的薄壁铸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而真空差压铸造因具有良好的充型和凝固条件,被用于生产高质量的复杂薄壁铸件。目前真空差压铸造薄壁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此对真空差压铸造控制系统、薄壁铸件充型以及凝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详述了真空差压铸造分级变压控制系统、薄壁铸件充型流态模型、凝固组织与补缩能力,并就目前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0.
浅埋煤层开采覆岩“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原万利矿区厚风积砂层、薄基岩、浅埋深的煤层赋存条件,为探明采动覆岩破坏规律,利用经验公式对垮落带和裂隙带高度进行预测,采用钻孔冲洗液法进行覆岩破坏观测,从而确定了上覆岩层"三带"的高度,为确保在第四系含水砂层下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