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8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对壳聚糖酶活力的DNS测定法进行了探讨。着重考察了最适波长和反应时间,结果确定适宜的波长为490nm,反应时间为15min.,为相关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本工程为大连某公司放射室,单层建筑,占地面积221.7m2.该工程是为了对其公司生产的大型阀门产品进行探伤试验而投资兴建的,内设探伤室、洗片室、评片室、底版存放室及操作室,其中探伤室实际使用面积为43.25m2,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底板厚度为1m,四周墙体厚度为1.5/1.7m,顶板厚度为1.5 m,层高为4.8m.  相似文献   
63.
以(NH4)2SO4为底物氮源,采用平板变色圈法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2-酮基-D-葡萄糖酸生产菌株Serratia sp. FMME043,对其碳源、氮源、无机源和摇瓶类型等产酸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以(NH4)2SO4为氮源的摇瓶产酸最佳条件为葡萄糖180 g/L, (NH4)2SO4 2.0 g/L, KH2PO4 1 g/L,在初始pH 7.0及750 mL双刺摇瓶装液量1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00 r/min条件下发酵48 h,2-酮基-D-葡萄糖酸产量达169.5 g/L,得率为0.87 mol/mol,并在7 L发酵罐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4.
报道了用常压MOCVD生长的ZnSe薄膜的光学非线性。在77K下用纳秒脉冲激光观测到ZnSe薄膜的增强吸收光双稳特征,非线性机理可能是由激子Coulomb相互作用屏蔽引起的。  相似文献   
65.
杨爱华 《治淮》2002,(7):8-9
一、涵闸基本情况 安徽境内沿淮有大型涵闸9座,中型涵闸17座,小型涵闸260余座,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按其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1.节制闸  相似文献   
66.
我们用上了那个最时尚的烛台,我们甚至找到了15年前大学里流行的那首《四月的纪念》,还有那首以独白开始的姜雨痕的老歌,一切都像昨日重来。不一样的是,两个女人都比“昨日”更多了些内容。  相似文献   
67.
以大豆皮为原料,分别用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水解,研究表明,中性蛋白酶比木瓜蛋白酶水解效率更高。水解后制得的大豆膳食纤维含量最高可达74.93%,可以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或保健食品原料,水解液可以用做调味料原料。此研究对大豆皮的综合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杨爱华 《衡器》1995,(5):31-33
电子皮带秤在使用中易受皮带、环境、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精度下降。为确保皮带秤的使用精度及计量数据准确,可靠,必须经常对其调零、校验和实物标定,本文对该公司研制的实物标定料斗秤的技术要求,设计方案及使用情况予以了介绍。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究通过酶解技术和美拉德反应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扇贝裙边调味基料的工艺参数。方法 以扇贝裙边为原料, 采用酶解法制备扇贝裙边调味基料, 并利用美拉德反应增强调味基料的抗氧化活性。以水解度为指标,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复合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pH对扇贝裙边酶解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 确定扇贝裙边酶解最佳条件。将扇贝裙边酶解液与葡萄糖混合加热进行美拉德反应, 测定样品的褐变度、抗氧化活性, 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扇贝裙边最佳酶解工艺为: 蛋白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8 h、pH 8。扇贝裙边酶解液与葡萄糖110℃加热3 h后,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1.7倍, 扇贝裙边调味基料滋味鲜美, 香气浓郁, 无腥臭味道。结论 扇贝裙边经酶解及美拉德反应联合处理制得的调味基料具有抗氧化活性, 本研究可为功能性调味料的开发及扇贝裙边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0.
几种加工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雪松  焦建  杨爱华 《食品科技》2006,31(7):255-258
为了减少鲜切荸荠的褐变并延长其货架期,采用L9(34)正交表筛选亚硫酸钠、柠檬酸、Vc、白砂糖等抑制褐变的护色剂,比较柠檬酸、葡萄糖酸内酯、乳酸等食用酸对褐变和风味的作用,探讨室温和冰箱存放温度对褐变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Vc是较好的护色剂,葡萄糖酸内酯用作护色剂时兼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鲜切荸荠在2~4℃冰箱中可以存放10d以上。综合采用这些处理措施,可以大大延迟褐变,并使鲜切荸荠具有较长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