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39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了有效富集含磷转炉渣中磷,通过TiO2熔融改质研究了磷富集行为,对TiO2改质过程进行了热力学探讨,同时对实验炉渣进行磁选分离提取了富磷相.在1623 K条件下,随着渣中TiO2含量的增加,渣中先期析出的n2CaO·SiO2-3CaO·P2O5(以下简记nC2S-C3P)固溶体与TiO2不断反应析出CaSiTiO5、CaTiO3和高磷固溶体(n'C2S-C3P,n'2S-C3P固溶体会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如渣中TiO2含量进一步增加或过量,前述反应生成的高磷固溶体(n'C2S-C3P)继续与TiO2反应,从而使富磷相中磷含量进一步提高.经350mT磁场强度下磁选后,改性后的渣中收集到的非磁性物较原渣提高了23.84%,P2O5分配比由0.96增加到2.92,分离的非磁性物占炉渣总量的65.43%,渣中74.46%的磷进入收集的非磁性物中,实现了绝大部分磷元素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2.
吴辉强  林路  顾超 《中国冶金》2016,26(8):32-38
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了CaO-Al2O3-SiO2-5%MgO四元系的CaO、Al2O3等活度线,通过等活度线图着重探讨精炼渣碱度、w(CaO)/w(Al2O3)、MI指数(曼内斯曼指数)与Al2O3夹杂吸附能力的影响关系,最终得到适用于杭钢生产齿轮钢(8620H)的LF精炼渣系范围为:CaO质量分数为50%~55%,Al2O3质量分数为25%~30%,SiO2质量分数为10%~12%,MgO质量分数为5%~8%。并使用该渣系进行齿轮钢(8620H)工业试验,铸坯中全氧质量分数由0.001 5%降至0.001 0%,且铸坯中显微夹杂物尺寸也明显降低,由2.1降至1.5μm,每10kg铸坯中大型夹杂物质量分数由31.9下降到26.4mg,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3.
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82B盘条典型断口样的形貌及夹杂物进行观测和对用4%(质量分数)硝酸酒精侵蚀的金相样的表面质量和心部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黑心白点断口异常断裂的原因是熔渣卷入形成的大颗粒夹杂;脆性平齐断口断裂主要是由心部马氏体、网状渗碳体及边部增碳组织等不良组织和夹杂物造成的;斜茬状横裂纹断口断裂主要是由于组织存在马氏体和铸坯中存在有缩孔;劈裂断口主要是由于碳偏析造成的;而笔尖断口主要是由于组织中的人字微裂纹和网状渗碳体组织造成的。  相似文献   
74.
转炉炼钢工序通过设备机械化、控制程序化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部分自动化操作。将生产工艺技术与机理分析、检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进行深度融合是提升钢铁行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手段,转炉冶炼过程自动控制技术的规范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是必然发展趋势。概述了转炉炼钢自动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对转炉自动控制系统、冶炼过程计算模型、冶炼终点碳温控制和预测模型及炉渣泡沫化预测模型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着重总结了上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并展望了转炉自动化炼钢发展途径及前景,为后续转炉炼钢自动化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多样化驱动系统(DAS)作为核电厂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多样性手段,是核电厂纵深防御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运行对核电厂的运行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核电厂多样性驱动系统的构成与控制原理,采用马尔可夫方法并结合可靠性框图法对DAS进行可靠性建模,有效描述系统的动态特征,最后采用马尔可夫链概率模型检测器求解法,求得DAS系统的可用度和部件重要度分析结果,通过对可用率和部件重要度结果分析,提出改善系统可靠性的方向及改进系统设计和维护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76.
金纳米粒子(AuNP)和银纳米粒子(AgNP)受到光子作用发出强烈的散射光,在暗场显微镜中可观察到清晰的单纳米粒子图像。以金纳米粒子耦合抗体分子作为球状传感器核心,银纳米粒子作为抗原标记物,构建微型球状光学免疫传感器。研究结果显示,在暗场显微镜中观察到抗体耦合的金纳米粒子为金黄色光点,银纳米粒子为绿色光点。当溶液中癌抗原CA125浓度为35 U/mL时,银纳米粒子耦合到金纳米粒子表面,金黄色的暗场图像转变成绿色,散射光强度增强至68 720,表明通过暗场显微镜观察传感器的颜色变化可定量检测生物分子。该光学免疫传感器体积小、灵敏度高,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77.
改性淀粉/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玉米淀粉接枝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的共聚物Starch-g-MAH-St(SMS)。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接枝改性淀粉/丁苯橡胶(SMS/SBR)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空气老化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以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SMS/SB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未改性淀粉/SBR复合材料和纯SBR。当苯乙烯和MAH单体用量都为原淀粉质量的10 %且SMS的用量为20 g/100 g SBR时,SMS/SB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经100℃ 热空气老化48 h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仍可达10 MPa。与纯 SBR硫化胶相比,SMS/SBR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微观形态分析显示,淀粉经改性后粒子尺寸减小,在SBR 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改善,与SBR基体的相容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8.
添加冻干保护剂能有效提高微生物冻干存活率。为了提高乳酸片球菌冻干存活率,采用Plackett Burman实验设计与最陡爬坡实验结合响应面法,研究了不同冻干保护剂对冻干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糖、甘露醇、硫酸锰浓度对菌体存活率影响显著,海藻糖与甘露醇交互作用显著,海藻糖与硫酸锰,甘露醇与硫酸锰交互作用不显著。最佳保护剂配方:海藻糖浓度为73.64 g/L,甘露醇浓度为43.76 g/L,硫酸锰浓度为1.91 g/L,冻干存活率为98.10%±1.03%。实验结果为益生菌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9.
林路 《数码摄影》2012,(8):20-29
"旅行癖"或者"流浪癖"(英文wanderlust)的定义是这样的:非常强烈的和不可抗拒的旅行冲动,英文的这一词汇源于德文的"漫步"和"渴望"的组合。哈里斯的半生都是在旅途中"漫步",用这个词汇形容他最恰当不过。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