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8篇
矿业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用凝胶成型法制备了三维网状开孔结构的多孔氧化锆(ZrO2)支架材料,通过改变浸渍循环次数实现了对材料孔隙率的控制;然后在多孔ZrO2支架的表面涂覆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中间涂覆了氟磷灰石(FA)层,用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体外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加入FA中间层以后,防止了HA和ZrO2之间的化学反应,提高了涂层性能;涂覆了HA的多孔ZrO2材料的强度是多孔HA材料强度的7倍多;这种有涂层的多孔支架材料很适合细胞的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2.
综述了最近几年国内外特种陶瓷胶态成型技术中干燥理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干燥过程的基本步骤及水分流动的驱动形式.同时详细讨论了干燥过程中干燥应力的演化历史及其对薄膜或块体陶瓷生坯结构变化的影响.另外,分析了毛细管力对裂纹产生和扩展的作用.最后对干燥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制备玻璃-氧化铝梯度功能材料,所用原料为Na2O—CaO-SiO2玻璃和氧化铝粉。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仔细观察,并分析其显微结构,得出:在排蜡不完全时,层与层之间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存在着沿氧化铝晶体与玻璃的界面断裂和穿晶断裂两种形式。通过对特殊区域的能谱分析可知,Al、O是由原料中的氧化铝引入,C是由石蜡引入,其余是由玻璃粉引入。  相似文献   
54.
综述了特种陶瓷胶态无模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按照陶瓷浆料固结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分类,分别为通过液体排除、物理或化学胶凝及颗粒流动进行陶瓷浆料固结的无模成形技术.对基于不同固结方式的各种成形方法的原理、工艺过程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陶瓷胶态无模成形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陶瓷装饰用彩喷墨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陶瓷装饰用喷墨打印技术的概念、特点及陶瓷墨水的性能要求,分析了彩色陶瓷墨水组成和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6.
微立体光刻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最近几年微立体光刻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微立体光刻技术中的线扫描技术及面投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分析了它们的技术核心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比较。简要阐述了微立体光刻技术在制造原型、微系统部件及微流体装置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在原有快速成形技术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光热平面快速成形技术,对它的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分析了它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以及实践上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58.
温度及升温速率对熔盐法合成钛酸铋形貌可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盐法合成单一Bi4Ti3O12(BTO),研究了温度及升温速率对熔盐法合成钛酸铋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BTO为板状结构,颗粒尺寸为0.2~8μm;BTO晶体的{010}晶面族晶面沿b轴有明显的择优取向.当温度为850~950℃时,升温速率对{010}晶面族晶面择优取向程度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其的影响.相同升温速率下,温度对{010}晶面族晶面相对衍射强度值最高为1.153倍;而相同温度下,升温速率对{010}晶面族晶面相对衍射强度值最高为12.404倍.通过研究工艺参数(温度、升温速率等)对{010}晶面族晶面择优取向程度的影响,可以实现BTO晶体形貌的可控.  相似文献   
59.
综述了以工业矿渣和废玻璃为原料制备玻璃陶瓷材料的原理及工艺方法,分析了玻璃陶瓷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讨论了以工业废料为原料制备玻璃陶瓷的发展趋势,最后对该系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钇稳定的二氧化镐中分别掺杂1%,5%,15%的羟基磷灰石来制备生物性能良好,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断裂韧性的生物复合材料以满足承载方面的需要。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生物性能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掺杂羟基磷灰石的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远远高于单一羟基磷灰石的硬度,几乎接近于二氧化镐的硬度。最大的抗弯强度为976.21MPa,K1c为5.2—10.4MPa·m^1/2。生物模拟试验表明该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具有生物活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骨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