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43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9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现代纺纱中的在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线检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对被检测产品的特性进行检测的方法。文章介绍了在线检测设备的检测手段及其在纺纱工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检测后的控制手段在自调匀整中的应用,就在线检测技术在纺织中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2.
传统的交叉熵阈值法具有抗噪性能差,计算时间长等问题。为了改进算法的性能,提出了一种二维最小卡方散度图像阈值化分割新准则,构建了基于改进中值滤波的新型二维直方图。利用对称卡方散度描述分割前后图像之间的差异程度。使用关键阈值对滤波图像进行分割,达到最佳的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二维Otsu和二维最小交叉熵法相比,提出的方法不仅大大缩短了分割时间,而且分割性能与抗噪性能更强。  相似文献   
193.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将丙烯酰胺(AM)、衣康酸(IA)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共聚制备pH/温度双重刺激响应性智能纳米凝胶;探讨了IA和NIPAM质量比对智能纳米凝胶吸水率、吸盐率以及对温度和pH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对智能纳米凝胶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IA和NIPAM质量比的增加,智能纳米凝胶的吸水率和pH敏感性增加,吸盐率和温度敏感性降低,智能纳米凝胶表现出较明显的pH/温度双重刺激响应性。当吸水溶胀时间从1 h增加到5 h,智能纳米凝胶的平均粒径从0.54μm增加到8.08μm,能够满足渗透率小于1×10-3μm2、孔喉半径小于8μm的特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的要求。透射电镜表明,智能纳米凝胶基本为球形,形状较规整,粒径范围为30 nm^75 nm,平均粒径为47 nm;热重分析表明,智能纳米凝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4.
195.
介绍了代用碱HS-310F2的两种染色工艺方法即全量法和分次投入法,对比并分析了代用碱和纯碱工艺染色中的pH值,以及染色后的色光和牢度,并测定出染色后残液的COD值,举例比较了其染色成本。结果表明,代用碱完全可以代替纯碱使用,可大大节省生产成本,且染色后残液COD值较低。  相似文献   
196.
海底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海上石油开采向着深水进军,海底油井产出物的水下分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油田的特点,海底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海底气液分离,海底液液分离,海底气液固分离这3种类型。分别阐述了这3种分离技术应用的意义,对比分析了这3种分离技术常用的几种分离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介绍了部分已经应用到各个油田现场的分离装置。该项研究为国内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海底分离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7.
简要介绍了船舶制造过程中的监控系统的应用背景和国内外的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最新的技术zigbee设计一套先进的监控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通过该系统,可以提高轮船制造过程中的监控能力。促进轮船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8.
利用偶联剂KH-550和超支化聚(胺-酯)(HBP)对纳米TiO2进行改性,并制备了纳米TiO2/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以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BP接枝改性纳米TiO2(TiO2-g-HBP)的引入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加工性能;当w(TiO2-g-HBP)=1%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其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比纯EP分别提高了135.51%和22.98%;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TiO2-g-HBP/EP复合材料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99.
王丙兴  熊磊  张田  王昭东  王国栋 《钢铁》2017,52(9):60-65
 厚规格钢板轧制中低压缩比难以消除连铸坯心部缺陷,容易引起厚规格钢板性能波动。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道次间强冷却工艺对厚规格板坯温度变化和轧制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道次间强制水冷的方式进行“温控-形变”耦合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厚规格钢板心部变形量,改善内部质量。对比分析可知,高温粗轧阶段采用道次间冷却对钢板心部变形影响较大;精轧阶段进行道次间冷却,对钢板心部变形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将显著提升道次轧制力。  相似文献   
200.
针对同时采用干湿电石渣作为原料生产水泥熟料的企业存在的干湿电石渣量不平衡的问题,采取了干湿电石渣互换输送的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保证了生产线系统的稳定运行,对存在同一问题的企业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