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针对7度设防地区的底部框剪砌体结构,采取不同的剪力墙高宽比,用非线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该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地震反应进行分析.对比不同高宽比下该结构的层间最大剪力、各层最大相对位移以及各层最大加速度.结果表明:随着剪力墙高宽比的适当加大,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呈现出均匀性减小. 相似文献
22.
约束混凝土小砌块墙片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地震震害的深入了解,PBSD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加拿大已经对混凝土小型约束砌体结构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将PBSD思想纳入结构抗震设计相应规范中,但是我国对于混凝土小型约束砌体结构的研究并不多,试验数据很少。整理了94个约束混凝土小砌块墙片试验数据,考虑权重,统计出加权延性系数平均值,开裂位移角、极限位移角平均值,给出墙片高度与开裂位移角、极限位移角的关系式,并给出约束混凝土小砌块墙片归一化恢复力模型,为约束混凝土小砌块结构基于性能抗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都江堰市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建筑物震害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都江堰市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建筑物震害调查基础上,总结了汶川地震中与移动通讯系统紧密关联的建筑物震害特点及移动通讯设备震害情况,分析了建筑物地震破坏对移动通讯系统的影响;针对震害特征,提出了在移动通讯系统建设和重建中减轻震害的应对措施,如建筑物和房屋的选择、通讯设备安装固定等方面对策,并提出关于通讯系统国家抗震标准立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研究底框剪-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以及应用于7度区时的合理刚度比、框剪层地震剪力增大倍数、房屋总高度(层数)等问题.方法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非线性分析方法对一底两层框剪-砌体房屋模型分别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非线性分析.还对一底框剪砌体房屋进行大量的非线性分析.结果检验了四折线恢复力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的合理性;通过对底框剪砌体房屋的计算分析,得出底框剪-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与场地土密切相关.结论对Ⅰ-Ⅲ类场地,底一层框剪-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优于全砌体房屋,底两层框剪-砌体房屋又优于底一层框剪-砌体房屋;对Ⅳ类场地,三种房屋的抗震能力相当.对于7度区,底框剪-砌体房屋砌体层与相邻的底框剪层的弹性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5;房屋的总高不宜超过21 m(七层). 相似文献
26.
以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共同作用为机理,采用ANSYS软件对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体系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时程分析,探讨了填充墙位置、填充率等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及其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填充墙的布置位置及填充率的变化导致结构整体动力性能发生变化,尤其底部填充墙对结构动力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使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更切合实际,以提高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抗震能力,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分别对两栋典型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在抗震设防"三水准"情况下结构的抗震能力。结果表明: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8度地区分别建造7层和6层约束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房屋,其抗震能力可以提高一度。 相似文献
28.
钝体形状对旋流燃烧器出口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CFD软件,对配置中心钝体的双通道旋流燃烧器出口流场进行了冷态数值模拟,分别获得了锥型、楔型和抛物线型三种钝体后的流场分布、速度分布、中心回流区尺寸和中心回流量大小等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非流线形的锥型钝体和楔型钝体与接近流线形的抛物线型钝体相比,中心回流区的长度分别增加了24%和17%;中心最大回流量分别增加了18.3%和6.5%.在将抛物线型钝体燃烧器的旋流二次风量加大50%时,其中心回流区长度虽有所增加,但仍不能达到锥型钝体和楔型钝体的相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非流线型钝体比流线型钝体具有更大的中心回流区尺寸和回流量;钝体形状是影响出口流场特性的关键因素;与楔型钝体和抛物线型钝体相比,锥型钝体具有更好的稳燃效果.图7表1参7 相似文献
29.
30.
汶川地震作用下约束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验证约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取4栋7层砌体房屋为例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4栋房屋中2栋(代号为A1、A2)选自汶川地震影响区的约束砌体房屋,另2栋(代号为B1、B2)为虚拟无筋(或非约束)砌体房屋,除了无任何约束作用的构造措施之外,其他都分别和A1、A2相同。分析中选取汶川地震中基岩和土层场地的共20条地震动作为地震输入。基于分析结果,做了两方面的比较:约束砌体结构房屋地震反应特征和汶川大地震现场调查所见的对比和约束砌体房屋和无筋砌体房屋地震性状的对比。主要结论有:①计算得到的约束砌体房屋在大地震下的震害特征和实际地震相当吻合,结构分析所用的计算模型、恢复力模型和参数取值的可靠性得到验证;②和无筋(或非约束)砌体房屋相比,约束砌体房屋使砌体结构的抗震强度和延性大为改善,具有很好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