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2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2篇 |
综合类 | 146篇 |
化学工业 | 213篇 |
金属工艺 | 105篇 |
机械仪表 | 199篇 |
建筑科学 | 190篇 |
矿业工程 | 150篇 |
能源动力 | 31篇 |
轻工业 | 216篇 |
水利工程 | 103篇 |
石油天然气 | 56篇 |
武器工业 | 88篇 |
无线电 | 23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5篇 |
冶金工业 | 105篇 |
原子能技术 | 20篇 |
自动化技术 | 2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9篇 |
1979年 | 18篇 |
1978年 | 6篇 |
1964年 | 6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18篇 |
195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主要研究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多频点联合测距系统中如何检测标签反射信号以及如何提高信道估计精度的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标签反射信号的检测方法,利用标签反射信号的功率谱特性,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能量谱,识别标签反射信号得到识别信号,再利用能量检测方法对识别信号进行范围限制得到检测信号;然后,改进RFID的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以提高信道估计精度;最后,搭建了多频点联合测距系统以验证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经改进的信道估计方法能有效减小载波相位的方差;系统平均测距误差约为2.5 cm,实现了厘米级测距. 相似文献
22.
23.
24.
以融合符合主义及连接机主义这两种人工智能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神经网络作为监督控制专家系统的前端处理机为基本技术,提出了基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协同的智能控制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25.
26.
27.
对脉冲应力作用下金属铝膜的电迁移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纯交流应力对金属铝膜电迁移可靠性的影响,对影响测试结构的相关因素作了详细的描述。借助于脉冲波形的傅里叶级数分解,研究了一般交流应力条件下金属化电迁移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般交流应力条件下金属铝膜电迁移寿命模型。 相似文献
28.
基于光谱特征编码的快速矢量量化三维谱象数据压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矢量量化技术将成象光谱仪的三维谱象数据空间景象中每一个象元对应的光谱定义为一个矢量,用基于光谱特征的二进制光编编码方法对各光谱矢量进行编码,用编码后的光谱矢量来进行快速码字匹配,这种三维谱象数据压缩方法不公认吏处理速度大大加快(当码书取256码字时比常规的矢量量化方法快30倍,码书取4096码字时快43倍)而且压缩后恢复图象精度还有所提高,本文定义的矢量构成方法不仅可有效地保存光谱特性,而且 相似文献
29.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方法的定位性能,特别是对该方法定位性能受某个参数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近场情况下线列阵接收信号的模型,然后分别推导了常规聚焦波束形成和MVDR聚焦波束形成的定位原理。仿真比较了这两种定位方法的定位性能,以及MVDR聚焦波束形成被动定位方法在不同的阵元间距和不同的目标距离情况下的定位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聚焦波束形成相比,MVDR近场聚焦波束形成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减小了"混叠"影响,具有更为平滑的背景和更低的旁瓣级,同时认为,为了得到比较好的定位效果,目标应处于相对于"近场"的位置,从而为目标精确定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