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软土侧向大变形将是造成地铁车站结构严重震害的主要因素。为了明确软土层埋深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对常见的两层三跨岛式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和底部地基中存在不同埋深软土层时5种软场地和1个一般场地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中采用自行建立的软土记忆型黏塑性动力本构模型模拟软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混凝土的动力特性采用黏塑性动力损伤模型。给出了软土层不同埋深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加速度反应、侧向摆动位移反应和应力反应的影响规律,为提高软土地基上城市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44.
首先将超声医学图像投影到小波变换域,然后利用软阈值技术方法进行降噪处理,最后使用非线性增强技术提高图像对比度。处理结果有效地去除原图像的斑点噪声,使图像中较模糊、对比度差的细节得到增强,优于传统的直方图均衡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45.
一种多小波滤波器在医学图像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图像融合为临床诊断、手术设计与效果评估等提供不同模态影像互补信息。构造具有3阶消失矩的双正交多小波滤波器,其以高斯函数一次泰勒规范展开正交化后得到的完备二次单位正交基作为尺度函数。利用构造的多小波滤波器,分别对CT、MRI医学图像进行分解,使用基于多小波分解改进的局部能量加权规则融合图像。结果表明改进规则融合了源图像主要信息,优于常用的融合规则。应用构造的多小波滤波器可有效地融合医学图像,略优于DGHM多小波。 相似文献
46.
堆石料的亚塑性本构建模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亚塑性本构理论是20世纪中晚期发展起来的一类基于有理力学的新型的连续介质本构建模理论,主要用于刻画无黏性散粒型土体的非弹性、非线性及剪胀(剪缩)性等主要应力应变特性。较详细地介绍了该本构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本构方程的一般表述形式,并做相应的数学力学特性分析。在对散粒型土体孔隙比与平均压力及孔隙比与体积应变关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扼要介绍了新近发展的亚塑性模型的重要的建模改进思想。结合分析堆石料的主要工程特性,将能够反映当前亚塑性研究水平的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做适当改进后首次引入到堆石料的本构建模中,并将其应用到一典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数值分析中。理论分析和算例应用表明,所改进的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能够合理反映堆石料的非弹性、非线性、剪胀剪缩性等主要应力、应变特性,且具有本构参数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47.
一种多小波滤波器在基音周期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音周期是嗓音信号的重要特征参数之一,它在病态嗓音医学临床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推导了一组双正交多小波滤波器,提出了多小波滤波器与自相关结合的基音周期检测方法,构造了包含汉语拼音6个元音的短语句,利用多小波滤波器从语音信号中提取低频信号,再使用自相关法检测语音信号基音周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基音周期具有正确率较高、准确率较高和抗噪性较强的特点,在不同噪声环境下均优于自相关法、单小波与自相关法相结合的方法,尤其在较大噪声干扰下该方法具有明显的抗噪能力,不受语音信号非平稳特性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取病态嗓音的基音周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