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以往的研究发现,普通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在适当延长闲置时间时可激发一些微生物产生过量摄磷的代谢响应。然而,此工艺中潜在聚磷微生物仍有待进一步识别。因此,本研究结合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好氧/延长闲置生物除磷系统中的聚磷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在以实际生活污水运行的好氧/延长闲置生物除磷系统中,传统的聚磷菌Accumulibacter仍然大量存在,其丰度为18%±4%,这说明传统的聚磷菌Accumulibacter可以在无厌氧段的条件下生存。另外,好氧/延长闲置生物除磷系统中,菌胶团类细菌Zooglea与伯克氏菌Burkholderiaceae也占有大量的比例,其丰度分别为27%±5%与17%±6%。同步FISH与聚磷染色进一步表明,菌胶团类细菌Zooglea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合成聚磷而伯克氏菌Burkholderiaceae没有明显的聚磷菌显型。研究证实了,除广泛接受的传统聚磷菌Accumulibacter外,好氧/延长闲置生物除磷系统存在着大量的其它聚磷微生物。 相似文献
14.
15.
目前,深度净化的饮用水在经过矿化后,仍然缺少天然矿泉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锶等矿物质。为实现饮用水达到天然矿泉水的标准,研究以麦饭石、硒矿石、天青石、镁矿石为主要原料,辅以黏合剂和造孔剂,通过磨粉、造球、煅烧等工艺制备出多孔陶瓷材料,并开展矿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多孔陶瓷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造孔剂碳酸氢铵用量为5%、黏合剂硅酸钠用量为0、煅烧温度为1 200℃,保温时间为1 h;以天然矿泉水中锶的限值为评价标准,材料在500 mL/min和1 000 mL/min流量下可稳定运行70 d,处理水量分别为50、100 m3,且无重金属超标的风险。多孔陶瓷材料具备良好的溶出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作为良好的矿化材料用于富锶矿泉水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物理综采工作面\"三机\"跟机自动化工艺参数调试周期长,费用成本高,以及工作环境搭建困难等问题,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研究了液压支架群跟机行为工艺虚拟调试关键技术.首先基于现代建模技术构建了 1∶1构综采\"三机\"孪生体,利用虚拟现实引擎对综采\"三机\"运动单元进行了虚拟重构和虚拟仿真;然后基于现代设计理论,依据\"三机\"协同原则实现了跟机自动化过程中的不同参数配置,建立了采煤工艺的支架行为工艺决策模型和支运装备直线度协同控制模型,并在虚拟场景中对决策模型进行预演;最后利用TCP协议建立了虚实交互通道,通过半实物仿真试验对决策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虚拟场景在执行采煤工艺时可对物理工作面场景进行精准复现,通过支架群行为决策模型可提前对液压支架工艺行为进行决策规划,通过反向控制试验可对支架控制器进行实时虚实交互,有望克服井下调试环境阻碍,对综采\"三机\"电液控程序的合理制定与修正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Z型异质结Bi2MoO6/Ag Br光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等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组成以及光电性能等特性进行表征;通过对目标污染物罗丹明B(Rh B)的降解分析该催化剂的活性和降解机理。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由立方相的Bi2Mo O6纳米片堆叠而成的纳米微球和负载在其表面的Ag Br纳米花簇构成,异质结的形成使得比表面积增加了7.2 m2/g,光生电子对寿命延长。Bi2Mo O6与Ag Br复合后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当Ag Br复合量为10%时效果最佳,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是Bi2Mo O6的1.6倍。当Rh B浓度为0.5×10-5mol/L、Bi2Mo O6/Ag Br投加量为250 mg/L、p H值=7时,反应20 min后对Rh B的降解率可达到95.9%,且Bi2Mo O6/Ag Br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表明,Bi2MoO6的主要活性基为·O2-,Bi2Mo O6/Ag Br的主要活性基团为·O2-和h+。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由Ag0粒子为通道的Z型电荷转移机理。 相似文献
19.
借助SBR反应器,通过采用厌氧/好氧/缺氧(AOA)的运行方式来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结果表明,在好氧段补充一定量的碳源可以抑制好氧吸磷,进而在缺氧段实现反硝化除磷,从而达到了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最佳碳源投量为30~40 mg/L,补充碳源负荷为12.8~17.2 mgCOD/gMLSS;长期运行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稳定,对TN和PO4^3- -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85.5%、91.4%,同时NO2^- -N可以作为反硝化聚磷菌吸磷的电子受体;在一个SBR周期内,pH值呈规律性变化并和氮、磷的吸收/释放相关联,通过监测pH值可以初步判断磷释放、氨氮转化和磷吸收的终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