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3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介绍一种利用占空比与PWM电路补偿端电压之间的关系,设计的以差动电压放大器为核心构成的占空比测量电路;它能以数字显示形式直接给出脉冲电源输出电压的占空比。  相似文献   
52.
本文重点介绍了承重空心墙板的生产原材料选择及配比、设备、工艺以及利用复合外加剂实现粉煤灰、煤矸石大掺量的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利用该墙板建造板式快装房屋的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热轧态S355J2W耐候钢板在300~880℃范围内不同温度加热20 min后空冷热处理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热轧态S355J2W钢板中存在一定的变形晶粒,在较低温度退火时(300~650℃),钢板中的铁素体发生再结晶和晶粒长大,逐步变为等轴晶。当热处理温度超过共析转变温度但未能达到完全奥氏体化温度时,部分未溶碳化物残留下来。当对钢板进行880℃的正火处理时,钢板完全奥氏体化,这些奥氏体在随后冷却过程发生了伪共析转变,形成大片珠光体+铁素体,且形成的铁素体晶粒尺寸远大于再结晶晶粒。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钢板的屈服强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当热处理温度达到800℃以上时,钢板的物理屈服消失,抗拉强度陡升,屈强比降低,伸长率下降。三维原子探针结果表明,铁素体内碳原子的局部匮乏是钢板物理屈服消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从锅炉改造谈循环泵入口汽化的避免湖南省郴州铁路锅炉厂黄耀承压热水锅炉系统改造成无压热水锅炉系统后,系统循环水泵的位置从回水段移至供水段。因水泵工质温度的升高,加之泵的人口压力由原来的闭式系统压力变为开式系统锅炉水位的静压,压力降低,就可能导致循环泵人...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TM03调功模块的工作原理和两种软启动移相触发电路的设计,该触发电路特别适用于涉及高压或要求负载始压较低等场合,已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6.
57.
通过增设纺丝原液回流管以及对其改造,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及改善了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58.
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IC——ML4812为例,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电路的设计和主要元件参数的选择,介绍它在抑制开关电源谐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理念、效益、现存问题,研究了预防性养护理念、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效益、我国预防性养护应用现状及对工程教学的启示。结论是预防性养护理念比传统养护理念更加合理,对沥青路面养护有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0.
将30MnB5热成形钢采用淬火+回火处理,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淬火态和不同温度回火后马氏体变体与母相的取向关系及其取向差变化,采用单个原奥氏体晶粒区域做出的马氏体{100}极图,并结合等密度线极图的方法对马氏体变体与母相的取向关系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30MnB5热成形钢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变体与母相的取向关系更接近N-W关系,实际极点分布在理论极点周围,并且经不同温度回火后,马氏体变体与母相的取向关系没有明显改变,但变体数目有减少的趋势.淬火态和不同温度回火后马氏体变体的取向差都主要分布在5°以下和50°以上,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小于5°的小角度晶界略微减少,但仍占较高的比例,而大于50°的大角度晶界则呈上升趋势.这些小于5°的小角度晶界主要存在于马氏体变体内部,源自马氏体板条间的取向差,是导致不同马氏体变体间的角度离散分布在理论值周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