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23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柴油发电机的主要故障来自柴油机。结合6年来的实际检测经验,对Sulzer 16ZAV40S柴油机油雾保护,转速测量保护,温度及压力监控保护等3种主要保护系统的简要工作原理,优缺点及一些常见故障的防范对策进行综述,为柴油机的预防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以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1213为研究对象,优化其发酵产葡聚糖酶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其培养条件(碳源种类、碳源粒度、碳源质量浓度、氮源种类、氮源质量浓度、转速、温度、装液量、接种量、初始pH值、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和时间)进行初步优化,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4个显著影响B1213产葡聚糖酶的因素,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产葡聚糖酶的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其最优产葡聚糖酶条件为:40~60目麦麸质量浓度50 g/L,酵母浸粉质量浓度8 g/L,初始pH 6.6,装液量30 mL/250 mL,接种量0.15%,曲拉通100质量浓度25 g/L,温度30℃,转速160 r/min和培养时间83 h。在此培养条件下B1213产葡聚糖酶活力达到1 230 U/mL。研究结果为细菌B1213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含凹坑缺陷推进剂储存容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球形凹坑缺陷模型,分别研究了不同缺陷直径和缺陷深度下,缺陷部位的等效应力分布规律,并对补强后的凹坑缺陷位置的最大等效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凹坑缺陷部位均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且随着缺陷直径和深度的增加,最大等效应力均出现增大趋势;缺陷深度对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程度要高于缺陷直径,占主导作用;采取补强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凹坑附近的应力集中现象。该结论为推进剂储存容器的安全评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容器的保养和维护维修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4.
在对装卸机械的磨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分析了磨损的2种形式,并针对磨损形式的特征提出了装卸机械磨损的对策和补偿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利用失重法、SEM、EDS、XRD和 XPS等分析方法在自主设计的动态腐蚀实验装置上研究了 CO2分压对20#钢在CO2/H2O 气液两相塞状流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对腐蚀试样进行了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特征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CO2分压的增加腐蚀速率增加,0.04 MPa、0.28 MPa下分别达到腐蚀速率最小值(1.1609 mm/a)和最大值(1.8988 mm/a);上管壁腐蚀产物随着CO2分压的增加最终形成颗粒较大的节瘤状产物,下管壁腐蚀产物由球形颗粒形成初始致密的单层膜逐渐转变为由致密的内层膜和具有网状连通裂纹的片状疏松外层膜构成;经 EDS元素分析可知上下壁面的腐蚀产物均由Fe、C、O 三种元素构成,XPS分峰图谱显示C 1 s、O 1 s和Fe 2 p均出现了三个拟合峰位,结合XRD分析可知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相有 Fe3C、FeCO3、Fe2O3、Fe3O4、FeOOH.  相似文献   
36.
利用失重法、SEM、EDS、XRD和XPS等分析方法在自主设计的动态腐蚀实验装置上研究了CO_2分压对20#钢在CO_2/H_2O气液两相塞状流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对腐蚀试样进行了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特征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CO_2分压的增加腐蚀速率增加,0.04 MPa、0.28 MPa下分别达到腐蚀速率最小值(1.160 9 mm/a)和最大值(1.898 8mm/a);上管壁腐蚀产物随着CO_2分压的增加最终形成颗粒较大的节瘤状产物,下管壁腐蚀产物由球形颗粒形成初始致密的单层膜逐渐转变为由致密的内层膜和具有网状连通裂纹的片状疏松外层膜构成;经EDS元素分析可知上下壁面的腐蚀产物均由Fe、C、O三种元素构成,XPS分峰图谱显示C 1s、O 1s和Fe 2p均出现了三个拟合峰位,结合XRD分析可知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相有Fe_3C、FeCO_3、Fe_2O_3、Fe_3O_4、FeOOH。  相似文献   
37.
采用真空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不同Co含量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及Ni-Co+WC、Ni-Co+WC+Graphite复合熔覆层,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ZG45表面制备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随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其自腐蚀电位相比ZG45至少提高了4.98%,腐蚀电流则降低了74.93%。在Ni-Co基合金熔覆层中添加WC和石墨(G)后其自腐蚀电位提高:同时添加WC和G时的自腐蚀电位相比只添加WC时提高了32.39%,腐蚀电流则降低了19.37%;且同时添加WC和G试样的自腐蚀电位比Ni-40%Co提高33.86%,耐腐蚀性能相比Ni-Co基合金得到了增强和改善。另外,在同时添加WC和G的试样的极化曲线上出现了钝化区,且其钝化区腐蚀电位宽度大于只添加WC的试样,说明前者的耐腐蚀性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8.
为了匹配空调性能的最佳状态点,本文选用1台制冷量为5.15 kW的空调机组,实验研究了空调系统的充注量、过冷度和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对系统制冷量及能效的影响,并提出了SH-Q、SC-EER、SC-Q、SH-EER理论匹配曲线,通过曲线匹配出空调系统的最佳状态点。实现最佳状态点匹配的途径可分为两部分:1)首次充注制冷剂充注量,根据匹配曲线找到系统最适宜的蒸发过热度和冷凝过冷度;2)根据蒸发过热度及冷凝过冷度,调整充注量和节流强度,匹配出空调系统制冷能效的最佳状态点。实验研究了蒸发过热度为0~18 ℃、过冷度为0~9 ℃时空调性能的变化规律,根据匹配曲线得到系统匹配的最佳状态点,即最适宜的过热度、过冷度分别为1.3 ℃、6 ℃,对应的制冷能效为2.94,与实验区间最小值2.64相比增加了11.4%。  相似文献   
39.
水沙变异对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沙过程是塑造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驱动力,控制着湿地的形成与演化。利用1976年-2014年近40年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变化的遥感影像数据,系统分析湿地面积、湿地重心和南北区域湿地类型的动态变化进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近40年来黄河三角洲人工湿地面积增加约1 000倍,自然湿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减少约41.9%;芦苇、滩涂、养殖及盐田湿地等典型湿地面积重心整体由西北向东南方向位移;南北部区域的湿地类型的演变出现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征,其中北部芦苇湿地、滩涂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南部芦苇湿地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滩涂湿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研究结果可为水沙变异条件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工程车辆大修是根据发动机气缸的磨损程度确定的,标准规定每100mm缸径磨损量超过0.40mm就应进行大修。因此,探明气缸的磨损规律和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