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36篇 |
免费 | 451篇 |
国内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3篇 |
综合类 | 217篇 |
化学工业 | 128篇 |
金属工艺 | 402篇 |
机械仪表 | 420篇 |
建筑科学 | 289篇 |
矿业工程 | 100篇 |
能源动力 | 236篇 |
轻工业 | 235篇 |
水利工程 | 392篇 |
石油天然气 | 97篇 |
武器工业 | 17篇 |
无线电 | 8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9篇 |
冶金工业 | 26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3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246篇 |
2021年 | 183篇 |
2020年 | 130篇 |
2019年 | 171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269篇 |
2016年 | 239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299篇 |
2013年 | 162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08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减少多永磁同步电机在启动过程中的同步误差并降低电机的启动时间,以传统的交叉耦合控制结构为基础,结合模糊自调整滤波器和新型同步补偿器,提出基于改进交叉耦合的多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方法,即通过模式选择器对模糊控制器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同时在不同的额定速度和负载转矩下自动调整各电机的软化系数,使各电机在启动过程中遵循软化转速轨迹;通过设计同步补偿器实现相位超前,进而降低同步误差并缩短电机调整时间。最后基于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平台进行了仿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电机负载启动与稳态突变阶段,相比传统的控制结构,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结构的最大同步误差分别降低了55%和25.7%,速度调整时间同比减少了23%和39%,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同步性能和动态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2.
根据花键轴零件冷搓时所使用刀具的参数以及轴坯的基本参数建立模型;对花键轴的冷搓加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花键齿形与实际相符。在此基础上设置模型的微观仿真参数,从微观层面上对加工过程中微观尺寸的变化进行仿真。由于材料性能与其晶粒尺寸有关,故冷搓成形过程中以微观晶粒尺寸与数量变化情况作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探究摩擦因数、搓齿运动速度以及环境温度对晶粒度的影响程度。通过极差和方差法分析3个因素对材料微观晶粒尺寸的影响,得到搓齿运动速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3.
利用考虑就地效应的Hashin失效准则和刚度非线性退化方法,并且引入Cohesive界面单元,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子程序UMAT编写面内和层间渐进损伤模型,建立实体单元和Cohesive界面单元结合的实体模型,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传动轴的扭转屈曲和后屈曲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模型对该项目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对某文献中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轴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数据进行比对,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渐进损伤模型对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层合板失效强度的计算精度较高;压缩载荷作用下,利用该模型进行屈曲和后屈曲分析时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利用所提出的渐进损伤模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进行扭转屈曲和后屈曲失效分析,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4.
105.
以舟山岛城北、虹桥和岑港3个水库及其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层水样、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有机农药和抗生素进行了监测和潜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3个水库表层水样中有机农药质量浓度为43.40~190.40 ng/L,平均值为105.74 ng/L,其中有机磷农药所占比例较大;在土壤及沉积物中有机农药的质量比为0.35~7.76 ng/g,平均值为4.32 ng/g,以有机氯农药污染为主。总体上岑港水库有机农药污染较为严重(水样质量浓度和沉积物质量比分别为 ρ =190.40 ng/L, w =7.76 ng/g),其次为虹桥水库( ρ =110.50 ng/L, w =6.30 ng/g),污染较轻的是城北水库( ρ =59.20 ng/L, w =4.35 ng/g)。抗生素在表层水样中的质量浓度为0.00~64.50 ng/L,平均值为22.30 ng/L,污染相对较轻;在土壤及沉积物中有机农药的质量比为13.50~101.70 ng/g,平均值为62.62 ng/g,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浓度相对较高的呋喃唑酮应当引起注意。建议构建植物缓冲带拦截和减少周边土壤径流中携带的有机农药和抗生素污染。 相似文献
106.
新疆地区有很多平原病险水库,多采用加高坝体、增设混凝土面板、新增混凝土防渗墙等措施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主要以多头小直径的深层搅拌桩防渗墙技术为主,结合工程实际浅谈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07.
渠道高边坡的稳定直接影响到渠道的安全,为了解边坡变形情况并对边坡在施工期、运行期可能产生的滑坡进行预警,对边坡进行全面的安全监测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以南水北调中线某段渠道高边坡为例,开展了安全监测工作。监测项目主要有位移、边坡变形、地下水位监测,根据"互相验证、临时与长期结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布置水平位移标点、多点位移计、测斜管、渗压计等监测仪器,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及时、准确地掌握边坡的变形和地下水位等信息,为评价工程安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对已施工完成的边坡安全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8.
109.
丁坝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航道整治工程的效果,选择稳定性较好的坝体结构型式及材料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通过水槽试验首先从坝身横断面型式(梯形断面与圆弧断面)的角度,对比研究了散抛石坝的稳定性问题,指出同样的水流条件下,圆弧形横断面的结构型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得到了散抛坝体出现水毁对应的边界条件。此外,对比研究了不同丁坝前后有水位落差时,混凝土与浆砌条石压载及混凝土块铰链排护面丁坝两种新坝型的稳定性,指出丁坝前后跌水高度是其水毁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试验表明,后两种新型结构丁坝较散抛石坝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