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1篇 |
化学工业 | 8篇 |
金属工艺 | 16篇 |
机械仪表 | 10篇 |
轻工业 | 59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采用Osborne分级法提取竹豆清蛋白,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亚基组成。通过Design-Expert8.05b软件建立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得最佳提取工艺:搅拌速率356r/min、提取温度44℃、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11.20(g/mL),该条件下提取率为27.56%(n=3),与预测值27.25%无明显差异。最优条件下竹豆清蛋白纯度为(86.50±2.17)%,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发现,竹豆清蛋白含有9个亚基条带,最主要的亚基分子量分布在49.6,27.6kDa。 相似文献
82.
采用分批补料高密度发酵的方法提高丙酸杆菌素的抑菌活性。从发酵96 h开始,每隔24 h补加2.5 g/L复合碳源(乳酸钠-葡萄糖质量比3∶1)和复合氮源(酵母溶液-玉米酒糟清液体积比1∶30)各100 mL,连续补加5 次后,丙酸杆菌素的抑菌活性从17.6 AU/mL提高到31.2 AU/mL。本研究创新性地将玉米酒糟清液作为发酵氮源代替部分酵母溶液,大大降低了丙酸杆菌素的生产成本。另外,通过红外光谱及蛋白酶敏感实验发现丙酸杆菌素是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类物质。本研究结果为丙酸杆菌素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3.
辅酶Q10的发酵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 L发酵罐实验数据基础上,应用Logistic方程基于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ATCC4452(根癌农杆菌)菌种的生长、辅酶Q10的产量、底物的消耗、生物量的形成和维持创建动力学模型。应用MATLAB 7.0软件经非线性拟合和优化,获得了最佳的模型参数值,确定了菌体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105 h-1和较大的生物量对辅酶Q10的得率系数YP/X=2.445 5,拟合模型R2均大于0.996,结果显示模型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确定了细菌合成辅酶Q10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4.
85.
采用延流法制备了香兰素(V)交联的壳聚糖/聚乙烯醇/蜗牛黏液(CS/PVA/SM)复合膜,并通过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CS/SM配比对复合膜光学性能、水蒸气和氧气阻隔能力、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及生物降解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CS/PVA/SM复合膜为可降解的亲水性薄膜,当CS溶液/SM溶液体积比为5/3时,复合膜性能优良,其抗氧化活性为87.51 %,其水蒸气透过率比纯CS膜降低了75.16 %,不透明度降低了87.74 %,拉伸强度提高了16.04 %,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8.26倍;随着SM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有所降低;CS溶液/SM溶液体积比为5/1、5/2和5/3时,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SM的添加使复合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V的添加提高了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抗氧化能力;所制备的CS/PVA/SM复合膜在食品包装领域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以聚乳酸(PLA)和淀粉纳米晶(SNC)为主要原料,聚乙二醇(PEG)为增塑剂,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PLA/SNC和PLA/SNC/PEG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L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PEG对复合材料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及界面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能够与SNC协同促进PLA结晶,使PLA/SNC/PEG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明显提高;PEG的添加未改变PLA/SNC复合材料的结晶结构;随着PEG含量的增加,PLA/4%(质量分数,下同)SN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升高后下降,断裂伸长率不断提高;当PEG含量为2%时,PLA/4%SNC/2%PE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47.86 MPa,断裂伸长率为10.20%,PLA与SNC间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对传动过程中压力和膜厚的计算,提高齿轮齿条机构润滑性能,降低齿轮齿条传动过程中的磨损。方法简化齿轮齿条传动过程载荷图谱,运用简化的实际载荷曲线,建立齿轮齿条啮合过程的弹流润滑计算模型,对齿轮齿条啮合过程中的瞬态弹流润滑问题进行研究。考虑啮合过程中单、双齿啮合时不同的载荷,计算一个啮合周期沿啮合线上的中心压力、中心膜厚、最大压力、最小膜厚以及啮入点、节点、啮出点压力和膜厚,还有双齿啮合区转换为单齿啮合区、单齿啮合区转换为双齿啮合区前后瞬时的压力和膜厚。压力求解采用多重网格法,弹性变形采用多重网格积分法,得到了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瞬态弹流润滑完全数值解。结果载荷突然升高引起中心压力突然升高,中心膜厚最大值出现在双齿啮合区与单齿啮合的临界点。啮合线上最小膜厚和最大压力出现了波动。计算得出啮入瞬时膜厚最薄,润滑状况较差。结论沿啮合线各瞬时压力与膜厚不断变化,载荷突变引起的压力突变应通过提高轮齿强度等方式防止表面疲劳破坏的产生。整个啮合过程中,啮入点为危险点。 相似文献
88.
以Fe-Cr-C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调质C级钢表面制得以原位生成初生相Cr7C3为增强相的新型陶瓷复合材料涂层.利用光子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量色散谱(EDS)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并在室温干滑动磨损及二体磨料磨损条件下测试了该涂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组织包括Cr7C3增强相和γ-Fe固溶体与少量Cr7C3构成的共晶;由于Cr7C3/γ-Fe快速凝固复合材料涂层组织细小、均匀,在滑动磨损过程中不易与对偶件黏着、在磨料磨损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抗切削抗剥落能力,因而在干滑动磨损及二体磨料磨损条件下涂层均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89.
等离子熔敷Cr7C3金属陶瓷增强耐磨复合涂层组织与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等离子熔敷技术,以Fe-Cr-C合金粉末为原料,在调质C级钢表面制得了Cr7C3金属陶瓷增强快速凝固耐磨复合涂层.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在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测试了涂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等离子熔敷Cr7C3金属陶瓷增强复合涂层硬度高、组织均匀、与基材之间为完全冶金结合;涂层显微组织为规则块状Cr7C3金属陶瓷初生相均匀分布于Cr7C3与γ-Fe固溶体构成的共晶基体上;涂层在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涂层磨损质量损失随载荷的增加变化十分缓慢,涂层具有优异的载荷特性.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