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4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82篇
电工技术   196篇
综合类   255篇
化学工业   501篇
金属工艺   179篇
机械仪表   207篇
建筑科学   360篇
矿业工程   118篇
能源动力   140篇
轻工业   369篇
水利工程   191篇
石油天然气   418篇
武器工业   25篇
无线电   2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2篇
冶金工业   132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22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超  由海龙  周炜 《电器工业》2022,(9):73-75+79
随着我国的电工电器技术的发展,电工电器检测要求也需提高,为了满足当前的电工电器检测需求,需对检测标准化建设进行推进,提高检测服务水平。通过对电工电器检测标准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我国电工电器检测机构服务及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电工电器检测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并且制定推动电工电器检测标准化发展的有效措施。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可使电工电器检测标准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为我国的电器领域发展提供支持,体现出我国的电工电器检测的优势。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解决低渗透气田在井间串联、井口混输计量模式下,单井产气、产液量无法准确计量的技术难题。 方法基于旋进旋涡流量计和V锥流量计的单相计量原理,通过开展空气-水两相流的室内实验,分析了不同运行压力、气液比以及表观气速下单相流量计的混相计量误差变化规律。借助量纲分析法,分别建立了进动频率和压降与相关无量纲准数的关联公式,并采用室内实验数据分别进行了混相条件下的参数修正,利用两种流量计串联组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含液率的湿气双参数组合计量模型,并采用延安气田现场的实流数据对模型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 结果室内实验时,当湿气体积含液率小于1%时,旋进旋涡进动频率随体积含液率的升高而降低,出现“欠读”现象,而V锥流量计的计量压降随体积含液率的升高而增大,产生“过读”现象。当体积含液率大于1%时,由于气相含液量偏大,造成旋涡进动信号下降规律不明显,从而导致组合计量模型的结果可能出现失真,现场实流测试结果显示,组合计量模型的气相体积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029%,液相体积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066%,体积含液率的平均绝对误差为 0.059%。 结论旋进旋涡与V锥流量计的组合计量模型在气相含液量较低时,气相和液相的计量精度可满足现场生产需要,且加工设计成本较低,可以为延安气田排水采气井的气液混相计量提供技术支持。   相似文献   
63.
多频管中电流法(Pipeline Current Mapper,PCM)是管线无损检测的常用方法之一。为了满足地下金属管线探测的需求,该文在研究PCM测量金属管线的基础上,确定了“工”字型摆放的线圈接收结构,明确了信号接收系统的总体方案,开发了一款可在强噪声环境下应用的地下金属管线信号接收系统。采用STM32F103RCT6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对预放大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程控放大电路、A/D采集电路及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设计。采用卡尔曼滤波对信号进行最优估计,通过管道定位、探伤算法,对地下金属管线的位置及管线的腐蚀程度进行判断。最终经过实验测试,该系统可以有效检测出管线的位置并检测管线腐蚀点,其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64.
通过酸碱处理活化NiTi合金表面,在模拟体液中仿生生长类骨磷灰石层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预钙化对加速磷灰石沉积的影响,并基于双层模型建立了电子等效电路.结果表明:随着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延长,化学处理的NiTi合金表面类骨磷灰石不断生长,并且添加预钙化试样浸泡3 d,即可在合金表面生长出均匀完整的类骨磷灰石层,而未预钙化试样表面沉积物稀少.对应电子等效电路中,预钙化试样电阻值明显大于未预钙化试样的,显示预钙化促进了活化NiTi合金表面类骨磷灰石的生长.  相似文献   
65.
利用变频调速无级调冲次技术对有杆抽油系统采油工艺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及评价,结合最新研制生产的抽油机变频调速智能控制装置,分别进行了厂内台架试验及油田现场试验,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了抽油机无级调冲次工艺对抽油机平衡度、输入功率、电动机功率因数、油井日产液量、吨油耗电量以及抽油机泵效、系统效率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杆抽油系统的抽油机、抽油杆、油管及抽油泵等配置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有杆抽油系统无级调冲次工艺可以优选抽油机最佳抽汲参数,并以此提高抽油泵泵效和系统效率,降低吨油耗电量,使有杆抽油系统的泵送能力不断与变化的井底流入条件相匹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66.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认为地层剥蚀厚度能否根据压实规律来恢复,其决定因素并非是新沉积层厚度是否大于剥蚀厚度;当不整合面以上新沉积层对不整合面以下老地层施加的压力大于被剥蚀地层(剥蚀前)对不整合面以下老地层施加的压力时,不整合面以下老地层的压实规律被破坏,无法用声波时差法恢复剥蚀厚度,否则可以恢复。据此,以用声波测井资料恢复的地层剥蚀厚度为依据,结合未被剥蚀地层厚度趋势延伸法、盆地构造演化分析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剥蚀量从西向东增大,昆特依坳陷和冷湖构造带的剥蚀量(约500m)大于其东部南八仙、鱼卡等地区(约100m),潜西—冷湖四号地区剥蚀量最大(最大可超过1400m)。图5参4(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67.
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后深部调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合物驱后深部调剖技术弥补了聚合物溶液调剖作用有限的缺点,通过对地层充分调剖提高波及系数,最大限度提高地层的采收率.针对河南双河油田的情况,经研究发现:冻胶型深部调驱剂可根据需要配成不同成冻时间和强度的体系,体系成冻时间1d~15d,突破真空度0.04~0.062 MPa,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可视化模型研究表明,按照先弱后强的顺序注入组合调剖剂有利于提高采收率.采收率流动实验证明,调剖剂注入时机越早越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68.
针对煤层气泡沫压裂液表面张力高,压裂液滞留煤层造成地层伤害的问题,研制了低表面张力氟碳表面活性剂(AS-3).实验测定AS-3溶液的表面张力、吸附量、泡沫综合值和悬浮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3%的AS-3溶液表面张力为16.23 mN/m;在煤表面达到吸附平衡时,饱和吸附量为17.70 mg/g; AS-3水溶液对粒径超过100目的煤粉具有良好悬浮能力.AS-3溶液性能良好,配液简单,适用于煤层气等非常规储层的压裂.  相似文献   
69.
为改善南海东部惠州25-8油田大斜度井因泥岩水化造浆而引起的井壁失稳和钻井液增稠影响携砂的问题,在现有成熟PLUS/KCl钻井液的基础上开展复合盐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研究,对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化,评价了优化后钻井液的流变性、抑制性、封堵性和润滑性,并在惠州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复合盐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配方中,无机盐类抑制剂KCl和NaCl的适宜加量为3%和12%、有机阳离子聚合物抑制剂PF-CPI适宜的加量为2.0%。该钻井液抑制性强,防膨率高达93.32%,钻屑回收率87.56%;受到钻屑侵污后的钻井液流变性能波动小,仍具有较低的黏度和合适的切力,有利于大斜度井携砂;封堵性和润滑性均优于PLUS/KCl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2口井,钻井液流变性良好,平均起下钻速度提高,钻井过程顺利,无复杂情况发生。复合盐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可改善南海大斜度井起下钻阻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毕传丽  由世俊  杨慧 《节能》2007,26(5):45-48
采用BIN能耗分析的方法,对天津市某一商住楼空调系统的两种不同方案进行能耗分析,比较两种系统在能源消耗上的差别,并提出了系统节能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